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光明日报 >新闻内容

光明日报

7所大学教授评析中学语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4月6日 10:23 光明日报

    在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眼中,中学语文教育给学生留下
了怎样的烙印?这些烙印对他们步入大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又有怎样的影响?

    日前,借“新概念作文大赛”落幕之际,记者在上海
采访了担任评委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
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及南京大学的部分中文系教授。

    进大学第一步:去掉“中学生味”

    “刚进大学的新生,写的东西大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和套子,无论写什么文体,几十个人都差不多,有时连语
调都是一样的,完全没有个性。”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林丹
娅教授说。她把这个叫作“中学生味”。

    北京大学的曹文轩教授则把这个模式称作“杨朔散文
的思路”:先见物,再抒情,最后升华出一个主题。他认
为,这种模式的联想和所谓的“升华”,往往是低级的、
概念化的,见到蜡烛就想起老师,见到蜜蜂就想到辛勤的
劳动,这些都是简单的感应世界的方式。

    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主任许祥麟教授,在参加
高考阅卷时,则碰到过这样的尴尬事,在大学教师看来是
优秀的作文,往往得不到中学老师的认可。

    大学教授们认为的优秀文章是什么样呢?

    “有个性的”、“想象力丰富”、“有独特的自我感
觉”、“自由真实地表达内心世界”、“文采优美”……

    新生入学,大学写作课的首要任务是去除他们的“中
学生味”。教授们说,这个工作“挺费劲”。

    中文系学生不知道舒婷

    报考中文系的学生,大多数人应该还是比较爱好文学
的。但他们对文学著作的阅读之少,让教授们吃惊。

    林丹娅有次和学生聊天,“中文系的学生,连舒婷是
谁都不知道,什么是朦胧诗也不清楚”,让她出乎意外。
她说,“我们自己在圈子里,觉得这个作家作品很多,那
个讨论得挺热烈,那个传媒炒作得也很厉害,问起学生,
都不知道。”林教授说这话时有点自嘲地笑了笑。

    南京大学的王继志教授有同感:“在课堂上举例子,
不少古典文学、外国名著的例子,学生都没看过,没有感
性认识,课就不好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有过一次失败的教改。系主任巢
宗祺介绍,系里曾经尝试改变课程设置,将一部分古典文
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课时压缩,希望能挤出时间加
一些新的课程。但是不行,很多作品学生都没有看过,必
须要给学生留出阅读原作的时间。

    中学“求同”,大学“求异”

    固定的作文套路、有限的阅读不仅延缓了大学的课程,
更严重的,还制约着学生的思维。

    “比较明显地表现在学期论文和毕业论文上。”南京
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徐有富教授说。学生的思维不开阔,写
论文只注意要点,不成文章,干巴巴的。徐教授觉得这可
能是受八股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反正“高考的论述题
只按要点给分,不必在意行文,也没有内在逻辑。”

    论文中有自己的角度,或在观点、材料、方法上超越
前人的更少,大多数都是循规蹈矩,综合他人的东西而已。
这种现象,不仅本科生中有,在硕士和博士中,也普遍存
在。他感叹说:“有时候,想找一些像样的硕士、博士论
文都难得。”

    徐教授认为,现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中学“求同”而大学“求异”。

    求同,要求学生与老师相同、与课本相同、与标准答
案相同,只要这样才能得高分;

    求异,则鼓励学生与老师“我”不同,与书本不同。
然而学生十几年养成的思维定式,使他们在进入大学后,
仍习惯于上课记笔记、课下背笔记、考试照搬的学习方式。

    “没有创造性思维,很难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

    语文课成了第二位不被喜欢课

    巢宗祺教授和一些学生聊天时得知,中学生里很多人
不喜欢语文课,是第二位不受欢迎的,仅次于政治。他感
叹,“原本应该是最有魅力的课啊!”

    大学教师们认为,十几岁正是做梦的时节,天然地和
文学亲近,这个时候本应该是出诗人、出小说家的时候。

    那么,究竟是什么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教育可分为几个层次:“温饱
型”的识字,看懂报纸、通顺地写信;“小康型”要能基
本表达;更高层次的是美学教育。

    “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而对文学陶冶性情的作
用重视不够。”巢教授参加过上海市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订,
有一个版本就是因为“文学性太强”而被否定了。

    他说,想来喜欢语文的,最开始都是喜欢它的文学性,
而不是喜欢这个词和那个词的搭配,也不是什么思想意义。
而我们现在的教材、教学手段、语文试卷都是干巴巴的,
缺乏魅力。

    教材和老师普遍都重视文章的思想、意义,“但是,
”北大的曹文轩教授说,“在我看来,再惊世骇俗的思想,
都会因为时过境迁而成为常识。能超越时空的,只有美感。
”

    曹教授举例说:“一个人要自杀,你和他讲自杀是自
私的,你的死将会给亲人留下多么大的痛苦;自杀是懦夫
的行为,生命是多么宝贵……他不见得不明白这些道理。
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个人今天早晨出去的时候,阳光明媚,
天空非常蓝,他走到绿草如茵的河边,看到远处有个小女
孩穿着红色的衣裙在玩耍……也许在那个瞬间的颜色、光
影、阳光,突然会让他产生一种感觉,这个世界是挺美好
的,为什么要死呢?”

    “美感的力量决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他坚定地说,
“但你看看,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里,真正的美文有多少?
”

    “语文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更应是沟通心
灵、激发美好情感的教育。”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陈
思和认为。

    “正书”与“闲书”

    一个中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介绍了钱钟书的《围城》
。有学生很感兴趣,自己去买了这本书。结果家长找到学
校,当着老师的面把书撕了,不许学生再看这种“闲书”。

    这让我想起一个高三学生的话,他说,老师和家长所
说的“正书”,一般是过了7月就没用的;而他们所说的
“闲书”,则可能是一辈子都有用的。

    我们的语文教育,难道也只是教会学生去对付7月里
的那3天而已?

    “现在教育的每个阶段都有孤立性,相互间都是脱节
的,尤其是文科。”厦大的林丹娅教授说,“中小学就是
为高考,到了大学要重新适应,从大学里出来,到社会上
能用不能用又是一回事。”

    她说,进大学后,学生要补的课不仅是增加阅读,还
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训练。想象力、观察力、表述能力、
思维能力,这些不仅是当作家、写文章才需要具备,每个
人与社会接触、与人接触都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按说这
样的训练都是从小开始的,但从现在学生的情况看,并不
让人满意。

    华师大巢宗祺认为,由于高考的指挥棒效力,现在很
多地方是从小学就开始瞄准高考,考试也是全都参照高考
题型。这样容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一个心理暗示,
世界是那么简单,总可以从别人给好的答案中选择一个。
但实际上世界是多元的,很多事可以有多个答案,就像我
们要宽容地对待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一样。如果从小就是
这样简单化的教育,绝对要影响到他以后思维方式的简单
化、对人对事的简单化。

    北大曹文轩说:“这个世界本来是非常复杂的,1000
个人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应世界
的方式。”但目前的情况却是让1000个人只能有一种感应
方式。

    他认为,人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对一
个人而言,对生活如果有质量很高的、非常丰富和独特的
感应、联想和思考,同样活一辈子,生命的厚度当然不一
样。

    那么,这种教育对我们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会
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