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Sina. Ads.

   首页> 文化艺术> >新闻内容


图书打折服装打折不同在哪里?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4月9日 13:23 中华读书报

    作为一名读者,自然图书定价越低越好,书店打折打
得越狠心里越美。但同时,作为一名图书业的新闻工作者,
就有必要从另外的角度来思考一些现象了。

    本文所说的图书打折,主要指书店新书打折。

    

    现在市面上服装、皮鞋3、5折大放血、跳楼大甩卖已
是见怪不怪,为什么书店零售打到8折,业界就如此忧心
忡忡了?对于一个一般读者,书业的焦虑是难以理解的。

    像“零售”、“批发”、“营业额”、“利润”这些
词,不单经商的人,就是一般老百姓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是书业以外的人,就很少有人明白“码洋”是怎么回事
了。码洋就是图书的单本定价乘上数量所得的数目,比如
卖掉了1000本定价20元的书,就说销售码洋是2万元。

    那么,为什么别的商品不说“码洋”呢?因为别的商
品上没有标明定价。(个别商品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标一个
建议零售价。)价格由商家综合考虑自主定夺。这就是为
什么同一件衣服十家店可能有十种价格。商店称5折甩卖,
但原价究竟多少顾客并无从知晓。而图书,打一出世,价
格就像胎记似的,明明白白印在身上呢!

    可以发现,服装的打折是比较凶的,尤其是时装,北
京就很明显。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多数时装的利润是图
书的几倍,有的甚至十几、几十倍。进价35元的休闲装,
卖到180元,不稀罕,怕什么打折!本人曾花60元在北京
王府井一家老牌的大楼里买过一个发夹,向行内人一打听,
进价5元。

    化妆品中的口红经常大优惠,但是有人见过飘柔、潘
婷洗发水打折吗?前者利润高,后者利润低。店主摆上利
润低的商品,主要考虑的是经营品种以及由此带来的客流
量。

    有许多方面,图书业和别的行业是不能比的———做
盗版的书业害虫另当别论。那倒是薄本厚利甚至一本万利
的买卖!

    图书的定价一般都在几十元,一百元以上的已是不多
了,属于小商品(而不是汽车、彩电之类的大件)。图书
零售业的利润是比较低的,就以平均7折进价来算,大家
很清楚它的利润了。与大多数小商品相比,图书成本在定
价中含的比例较高,也就是说图书没有像有些商品那样低
成本、高定价。图书是一种精神食粮,是关系人民文化营
养和精神健康的大事,国家和书业工作者理应更多地体谅
爱书人的承受能力。但由此导致的零售价偏低、批发折扣
偏高,也是完全市场化的民营书店经营难度加大的一个重
要原因。

    业内人都知道,新华书店系统日子比较好过,一方面
它得益于它发行教材教辅的特权;另一方面,它虽然占据
了各地的商业黄金地段,却并没有房租压力,有的地方甚
至还可以出租房子挣点补贴。再者,新华书店们经过几十
年的经营,积累了一定的实力,钱能生钱,这是人所共知
的常理,这些都是民营书店比不了的。

    不少人都觉得书太贵了。咱们国家穷,读书人也穷。
时装卖得贵,似乎情有可原,没钱就别去臭美么。书就不
同了,总不能因为好书贵,就买本廉价的差书来混混。人
家孔乙己说了,偷书都不算偷,你卖还不卖便宜点,合适
吗?

    记者曾经采访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的陈为江总经理。
陈总告诉记者,在各类商品中,图书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差
价最大的一种。汽车、彩电之类,人家还比咱便宜得多,
而书价往往是咱们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记者在采访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助理王斌时,他手边
正好有几本书,就拿了一本国外教材举个例子,硬皮装,
近1000页,定价90美元,就是按国家兑换价,也合人民币
约750元。这书如果译到中国来,最多只能定到40-50元
人民币。万一成本太高,只能把字印小点、或者内容再紧
紧。总之,定价上不能让读者受刺激。

    人民邮电出版社赵宝珊经理分析说,书价是把双刃剑,
别说提价读者受不了,就是真能提,盗版会更加有利可图,
正版就更难熬了。

    本来图书成本就高,利润就薄,在争相打折的恶性竞
争中,打掉的又都是利润部分。书店要生存,至少需要挣
到足够的房租、人员工资、国家税收等等开支。否则就只
有倒闭一条路了。书店活不下去了,在书店压着书款的出
版社的处境也就可想而知。如此一来,书业挣扎在恶性循
环的漩涡中,读者还能有什么好处呢?

    后记

    前几天,到三联韬奋中心(北京)买了几本书,上台
前一算,109元,心都抽了一下。

    在从一楼通往地下室的楼梯台阶上,坐着6个人。一
位穿戴比较体面的先生,一位文化人装束的姑娘,有三位
可以肯定是外地来京打工的,袖口油渍黑亮,其中一个后
领子破了,豁着大口。他们都坐在冰凉的石头台阶上,借
着幽暗的光线低头看书,久久成凝固状。还有一个小女孩,
座下居然有一个棉垫,不知是家里带来的还是店里就有的。
女孩在翻一本彩色书,她母亲(我感觉是她母亲)——一
个穿得有些土气的妇女,就在她边上一声不吭地站着,也
许是站久了有些疲劳吧,她的一只胳膊支在护栏上,曲着
身体。我从远处回身看了看她们,小女孩一直没有抬头,
没在意什么,但这位母亲十分不好意思,在短短的一两分
钟里,来回变换着身体的姿势。看着这样的场景,心里总
是有些难过的。

    这就是我写作这篇文章时难解的心情。记者吴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