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Sina Ads.

   首页> 财经>中国青年报 >新闻内容

中国青年报

中国企业运行九大热门话题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12日 15:00 中国青年报

    在两会上,有三种人最为活跃:政府要员、著名学者、
企业巨头。 他们是新闻界关注的焦点。 从今年的两会上
看,工商界人士最关心两点:一个是国家宏观经济走势,
另一个是企业微观运行的具体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两会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大会,上传下
达,机会难得。企业界人士在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谏言
之中,难免流露自身企业运作的实际情况,或经验或教训
或疑虑,虽非两会主题话题,却也是重要话题。

    企业家操作层面的话题有共性,但共同关注并非共识,
各有各的路数,各有各的见解。现将其集纳分类,呈观中
国企业运行九大热门话题。

    一、企业家人力资本:一个几乎无解的难题

    企业家如何定价?以什么形式确认其价值?这是近两
年的一个热门话题,几乎没有答案,又必须尽快找出答案。
那么企业家自己如何看待呢?

    胡家兴(政协委员,湖北佳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总裁):企业是谁创造的?员工与企业家谁主谁次?这个
问题不搞清,无法讨论一个企业家价值几何。一个工人每
月拿800元,那么一个企业家应该是3000元? 问题并不这
么简单。企业家本身就是一笔财富,是一笔无形资产,这
很难估值。

    徐冠巨(政协委员,浙江传化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企业要说是我个人的也是我个人的,要说是大家也是大家
的。但作为一个从零开始的企业,个人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是决定性的。

    卢国纪(政协委员,民生实业有限公司(集团)董事
长兼总经理):关于国企领导班子的问题,我在七届政协
会上就提了。国企搞不好,主要原因就是领导班子问题。
为什么民营企业基本没问题?老板就是老板。

    李安民(政协委员,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长):企业家的收入应体现在三个方面:1、工资;2、分
红;3、资本,也就是股份。

    李念政(政协委员,原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
限公司正泰橡胶厂厂长):在国企里,老总、高级管理人
员、高级技术人员要和一般员工拉开收入差距。但如果老
总的报酬只是职工的一两倍,也没有真正体现他的价值。
对于年薪或干股形式,要针对不同的企业采取不同的办法。
我们的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年薪制,对高级管理人员
也想推行,但由于我们是老企业,在困难的时候要和职工
共甘苦,因此高级人员的年薪制暂时还没有执行。

    陈荣珍(人大代表,荣事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我们企业属于多种经济成份,集体控股,集团下面还有很
多合资企业,分配模式与国有企业不一样。老总待遇由董
事会决定,没有股份也没有实行年薪制。我们的分配模式
有点特殊性,老总和高级管理人员一定要参加职业保险。
我个人收入拿出一大块作为保险基金,退休了或不干了给
我。这不同于认股期权。

    汪远思(政协委员,河南思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股份化不是一蹴
而就的。一个大企业几十亿的资产,干一年给多少?最好
还是给年薪。100亿资产的企业,企业家干10年给1亿,也
才占1%。企业在创业或成长期,比较适宜股份制操作。让
贡献大的人一定要有体面的收入。一个企业家在企业中的
重要作用,我们以前没有充分认识到。目前还是年薪方式
较好。

    王效金(人大代表,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长):我也是工薪阶层。作为董事长,我必须买股份并且
还不能卖,与公司共存亡。但在古井集团我也是拿工资的。
国有企业家应该有种精神,不要太多地看金钱。但作为国
家,考虑到企业家这一特殊群体的贡献,要从法律上确定
他们较高的收入,包括给股份,防止“59岁现象”。企业
家待遇是个复杂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比如
政府一年给我一百万,我就不敢要。我的部下、职工怎么
办?如果都给,增加企业成本;如果我把一百万装进口袋,
会影响职工的积极性。这种观念是多年形成的。另外,不
要认为私营企业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他一辈子能吃掉多少?
用掉多少?很小一部分。他把企业干大,也是出于事业心。

    张旭升(人大代表,中华一剪梅集团董事长): “5
9岁现象”确实值得国家重视。一个国有企业领导人, 他
终身在这个企业中奋斗,付出很多辛苦,自己的价值却得
不到补偿。当然,出现问题是不应该的,但更重要的是转
过头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一个企业领导
人给国家和企业创造了那么多财富,最后退休下来,房子
、汽车没有了,拿个退休工资。他们的现实问题不能不考
虑。从目前国有企业来看,高薪制更合适一点。如果从长
远改革来看,我觉得中国的企业都应该走股份制道路。

    二、企业生存空间:究竟还有哪些不公平

    私企和国企都渴望生存环境更宽松更公平,信贷和上
市是目前议论较多的问题。

    王效金:国企抱怨包袱太重,承担了国家许多负担;
私企抱怨银行不对他们进行贷款。银行应按商业规律运作,
无论国企还是私企,都要符合贷款条件。实际上,国企与
私企都有贷不了款的。

    庄荣昌(政协委员,河北省清河企业有限公司、北京
荣世诚有限公司董事长):从整体政策环境看,非公有制
企业真不如国有企业,但国企没有自主权,领导者受上面
的制约,看准的事情不能马上实施。私企最大优势是自主
权。我建厂的时候,议论纷纷,我说不请示。国有企业敢
这样干吗?我花的是自己的钱,国家没投资,我要自主经
营。80年代初,国家工商局就说我是百万富翁。后来政策
放宽,把我看成私营企业。我没向银行贷过款,私营企业
的优势是滚动发展,资金自我积累,不应躺在国家身上发
展。如果像国有企业找国家,要私营企业干啥?十五大把
非公有经济写成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突破。这
次又写入宪法,是很了不起的。

    刘永好(政协常委,新希望集团董事长):1997年十
五大提出,个体私营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年,个体
私营经济从不到100万家发展到120多万家,可以看出政策
的力量。这次修宪应该对民营企业又是一个支持。民营企
业融资相对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有几个:一、相当长时间
内,民营企业没有纳入基本经济制度,至少不是主流;二、
银行“嫌贫爱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规模都不大,银行
怕担风险;三、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系,人们对个体私营
经济抱有一定偏见, 认为它不够规范, 银行贷款谨慎;
四、人为思想障碍,认为银行是国家的,贷款给国企,即
使亏损了还不了,肉烂在锅里,自已也没什么风险,要是
贷给私企,一旦还不了会形成心理压力,遭到舆论谴责。
现在民营企业上市相对还比较难,一是名额有限,二是规
模还不够大,三是地方政府确定上市指标时,向大型国有
企业倾斜。

    徐冠巨:政府是不是应该搞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帮
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问题?有些地方已经做了,但更多的
地方还没做。

    李安民:我的企业不存在“二等公民”问题。银行商
业化,关键是看你的经营,民企的风险比国企大一些,不
是项目不好,而是政治风险。国企贷款沉淀了,没事儿;
民企如果沉淀了一部分,谁给的谁要承担责任。

    尹明善(政协委员,重庆力帆轰达实业集团总裁):
近来我在琢磨一件事:经济界似乎也存在生态平衡问题。
一面是公有企业,一面是非公有;一面是大型企业,一面
是中小企业。他们互相竞争,互相补充。国企让出市场,
私企就会得到发展。要给企业公平的生态环境,让它们平
等竞争。

    三、跨国经营:中国企业的世纪抉择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已成国人共识。企业家普遍感到
跨国公司兵临城下的压力,同时,杀出国门的冲动也日益
强烈。

    张旭升:从目前看,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向国外
发展,我们企业自身的人才和资金还不允许,对国外也不
是很了解,到美国办厂没有经营能力,到东欧国家去风险
又很大,所以我想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国内的市场做好。

    张宏伟(政协委员,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是一支非常活跃的力量,他
们实行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的经营方针,充分利
用不同国家的技术、资本、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促进资源
在全球流动。我国要扶持自己的跨国公司的发展。世界经
济竞争把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化为跨国集团之间的竞争,一
个国家拥有的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已经成为衡量该国经
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标志。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
布的世界500家大企业的国别分析,一个国家大公司在世
界大公司中的比重,与该国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
易总额中占有的份额相当。我国相继组建了一些大型的行
业总公司,像石化、石油、汽车、航空、船舶、外贸、粮
油等,这些大公司经过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显示出强大
的经济实力。1998年国家经贸委制定了系列政策,扶持宝
钢、海尔、北大方正、华药、长虹和江南生工六家企业,
作为国家的先遣队,在2010年左右进入世界500强。这个
消息令人振奋。

    尹明善:相当多私营企业已经上规模上档次,产品质
量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出口带
来一定的困难。一些国家由于货币贬值20-30%,必然要
求我国的出口企业把过去的价格降低两三成,私企由于没
有包袱、冗员极少等优势,同样产品在国内销售时,价格
就比国企低两三成,因此和外商谈价格时,一拍即合。我
估计,1998年是私企出口快速发展的一年。为此,我对扶
持私企出口的建议是:放宽授予私企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
加快审批的速度。政府扶持出口,主要政策有二:退税和
出口信贷。退税是硬政策,货一出,单一送,退税就是硬
指标,不论公私。而出口信贷,贷谁不贷谁,贷多贷少,
就有宽有严,有亲有疏了。我在国际市场上跑了几个月的
体会,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有三条具体看法:一、加强驻
外使馆商务部和国际商会的作用,我国企业对国际商贸情
况了解不多,一般多求助于我国驻外使馆的商务参赞或秘
书,帮助很大;二、加强我国出口商品环保标准的研究,
这已成为发达国家阻挠我国产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只有
使出口产品环保达标,才能打入发达国家;三、银行应对
信用证实施保险、押汇、贴现,目前已开展了这些业务,
但比金融发达国家或地区有很大的差距。

    四、企业规模:比大的更大?

    早年间企业说“船小好调头”,后来又说“船大抗风
浪”。事实上,“大”并不等于“稳”,关键在于是否“
强”。

    卢国纪:企业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按照国家产业
政策快速发展,能够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

    汪远思:一个企业做大做小有多方面的考虑。只要有
能力,并且能做得好,我愿意做大,但首要前提是有良好
的效益和发展。从这个意义来讲,你不能简单地讲大了就
一定好。做大做小,首先要研究这个产业是适合大企业来
做,还是小企业来做。

    庄荣昌:企业规模在不同行业有不同标准,小是相对
的,关键是否能活。大的,能在国际上竞争,代表行业水
平,能上规模,对它生存有利,就应该大。

    王效金:关于多元化,支持者与反对者都能举出许多
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究竟谁对谁错,关键看企业的支撑力
如何。企业的支撑力具体有五个方面:管理、市场、品牌
、人才、资本。五大支撑力当中,人才与资本是至关重要
的。业内人士曾经把多元化比作“铺满鲜花的陷阱”,一
些企业盲目多元化,大搞收购兼并,想在一夜之间把公司
变成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他们都犯了急功近利、贪大求
洋的“左”倾幼稚病。企业家和市场都存在脆弱和不成熟。
比如在收购兼并的问题上,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可以走,但
要防止高成本经营。国外有人统计过,世界级兼并的成功
率很低。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多元化是对还是错,要实事
求是尊重规律。

    五、垄断争议:反垄断是时候了吗?

    李念政:我觉得长虹不算垄断,现在巨头有好几家,
这不叫垄断。国内市场也向国外厂商开放,要垄断也垄断
不起来。我认为国内市场还不是垄断的问题,企业还没到
垄断的地步。

    刘永好:我觉得现在对中国的企业来讲,更多的不是
垄断的问题,因为整体规模还比较小。按我们饲料行业来
讲,中国有1万多个企业,显然是太多了。彩电,过去有
上百厂家,经过这几年的调整,生产销售向优势企业倾斜,
最后剩下的只有几家。这是市场经济的自然选择。竞争加
剧,有些企业采用某些手段,我觉得只要法律允许,都是
正常的。

    汪远思:现在企业只是在低水平上进行残酷竞争,还
真的没有很像样很有规模的企业,长虹也不算垄断。企业
追求垄断和高额利润,是一种动力,都有这种欲望,但我
国企业很少能做到这一步。

    张旭升:现在长虹、格兰仕等企业,市场占有率已经
很高,有一些行业出现垄断迹象,但政府不要急于去干预
它。企业会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自己的规模。比如长虹,
它是通过企业行为进行竞争,而不是通过某种特权达到较
高市场占有率,这就没什么可怕的。美国大企业操纵市场
的多了;中国彩电行业还有那么多家,长虹挤垮一大批,
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我看没有坏处。长虹根本谈不上
垄断,即使国内企业都被长虹挤垮,还有日本的、韩国的
来竞争。

    徐冠巨:企业可能追求行业垄断,问题是它追求不到。
我们只追求行业的领导权,不做行业的跟随者,至少要排
名在前一二名,才能让我这个企业迅速发展。

    韩伟(政协委员,大连韩伟企业集团董事长):认为
中国的大企业具有垄断性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我国现在从
法律上制定反托拉斯法还太早,我们还处在初级阶段,哪
一天才能在国际上垄断?哪一样能在国际上垄断?现在还
没有这个能力,也不要谈这个问题。至于中国电信的垄断,
那是政府行为的垄断,不是放开之后的市场垄断。

    六、企业生命周期:新一轮兴衰

    近几年,中国一批著名企业纷纷垮台,这是否意味着
企业进入一个大调整期?中国经济从“短缺”到“过剩”,
出现历史性转折,那么中国企业是否也面临一个生与死的
坎儿?

    韩伟:现在不仅民营企业,各个企业都面临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是生死存亡的。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十年浩劫,
都没受过什么教育,可以说是改革开放把我们这一批人推
到了挑大梁的地位。21世纪的经济格局,决不会像现在这
样。

    徐冠巨:民营企业也应看到自身弱点:一、资本力量
薄弱,中国的私营企业有120万家,户均资产只有59万,
比较小;二、经营者素质相对较低,他们的勤劳是不可否
认的,但智慧能不能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三、家族化管
理现象严重;四、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五、目光短浅,
相当多的人有小富即安的心态。因此,整个民营企业的状
态

    基本上不是很乐观。我们传化集团感到了危机,较早
打破家族化管理,着手培育高素质的干部管理队伍。目前
中国的企业还没有成熟的管理方式。

    刘永好:在很多国际交流中我感到,我们的企业跟国
际企业的差距是巨大的,规范化管理、科技创新能力、继
续发展能力还不足,内部管理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十几
年来,我们靠抓机会,靠艰苦拼搏,一步步走过来,主要
靠外延式的快速扩张发展,奠定我们的市场份额。但另一
方面,在内涵式发展上还有很多不足。民营经济的发展,
跟中国经济发展是同步的,中国正在调整期,将来越来越
市场化,越来越规范,就不可能再有暴利。改革开放初期,
机会很多,一些民营企业家靠聪明才智,靠抓机会迅速发
展起来;今后,按照原有的一些思维方式就不会取得成功。

    七、上市公司特权:垃圾股不能破产?

    中国股民对“套牢”已经习以为常,但绝无“提心吊
胆”之感,因为“垃圾股”无破产之虞。上市公司能否破
产至今仍是一把悬丝之剑。

    王效金:总体来讲,中国的几百家上市公司都是国内
比较好的企业,但前一段上市过程中,是不是有质量不高
的企业通过包装蒙混上市的?股市带有投资与投机两方面,
是有风险的,上市公司也可以破产。这就要求股市与股民
要成熟。若大家都以投机为目的,则中国的股民永远成熟
不了。

    韩伟:麻烦在于过去政府干预太多,一些企业不够条
件,但为了发展,放宽了一些条件、标准,再加上一些企
业有其他违规行为,使一些公司违法上市,这不仅是机制
转变中难免会出现的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张旭升:我看发达国家有好多企业也不是股份制上市,
也不是把上市作为发展企业的主要途径,更不是根本途径。
我对我国目前股票的发行、企业包装上市很反感。有很多
上市公司是骗老百姓的钱,骗老百姓最后倒楣的是自己。
我从没考虑过企业上市,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也不想干。
资本市场有规律,上市公司该破产就破产。股市风险很大,
股民既然买了股票,就应该去承担风险。出于某种考虑,
一些垃圾股没有破产也可以理解,没有办法。中国的股票
有点像能赢不能输,输了老百姓不让。

    胡家兴:对中国目前的上市公司分析,它的机制,特
别是国企的机制,也不是很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里面有
很多漏洞。股民的资产,往往由几届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干
过去之后,所剩无几。甚至有些老板根本不懂市场经济规
律,出现年年亏损成为垃圾股,资不抵债。所以我认为最
有活力的还应该是民营企业控股的股份公司。有的上市公
司经营盲目,股民的钱产生不了效益,第二年分配怎么办
呢?我希望国家要采取一些措施,对上市公司进行严密的
监控。上市公司破产是理所当然的,虽然现在可以转化或
转卖。

    八、行业自律价:脱离市场不宜推行

    当政府把价格权交给企业,企业又交给市场,于是出
现一系列“恶性削价竞争”。这时,行业自律价冒了出来,
可又统一不起来。行业协会只好求助政府部门,价格权似
乎转了一圈儿。

    张旭升:长虹降价有它的理由,只要不低于自己成本
去销售,只要还有收益,它的降价都是合情合理的。企业
销售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说制定一个行业自律价,
就能把这个行业的价格控制住。通过竞争以后的价格,进
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既可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又可以把企业的经营搞上去。

    刘永好:价格当然由市场定好。实际上市场经济就是
市场来定价,国际上都是这样的,原油由欧佩克不断地定
价,搞保护、限制价,结果都没实行过。

    李念政:我们现在的行业还没到能够起到自律的作用,
我们的行业协会还没有在市场中成熟起来。

    九、信用消费:高招不是高见

    需求不足,大家都头疼。企业便想开拓农村市场,那
么城镇市场怎么启动?银行想出一个信用消费的高招,企
业家怎样看呢?

    李念政:用信用消费来刺激消费是没错的,但搞起来
比较复杂。

    张旭升:中国老百姓的传统是不超前消费。美国的情
况,不仅是个人在超前消费,国家也指引着超前投资拉动
经济发展。中国这样搞可能要有个相当长的过程,我认为
是很难的,特别是汽车,住房可能还好点。有钱的人,他
用不着贷款买车买房;普通职工去贷款买房买车,我看是
不现实的。通过调整消费心理,有一部分人会逐渐适应这
种消费方式。一定要宣传要敢于超前消费,这是提高我们
生活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汪远思:有十个钱,存五个花五个,要改变中国人这
种传统消费观念。以前我们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要节约,
存起来支援国家建设。现在观念应该是“花钱也是爱国”,
央行这种政策,关键还在于转变观念。

    朱正林(人大代表,跃进汽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老百姓买住房还可以,到底有多少人贷款去买车,我就很
难估计。如何启动这个市场?我认为让生活在农村或者郊
区的人,把汽车作为一种生产资料,也是一种交通工具,
这部分人倒有很大潜力可挖。搞经营流通的人可能先买,
作为工薪阶层可能还不会买。从目前状况讲,启动汽车消
费市场,我主张农村包围城市。信用消费对启动市场会有
一定效果,但指望有很大效果就得打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