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Sina. Ads.

   首页> 财经> >新闻内容


国外音响退潮国货面临机遇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4月4日 13:21 都市生活

    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国外生产的音响器材(不包含
国内生产的外国品牌)在目前清淡的市道下不但价格居高
不下,而且还常常断货。一些发烧友抱怨说:现在选择的
范围越来越小了,看中的产品,商家往往回答“没货”,
要不就是一个吓人的高价。

    确实,过去的几年真是中国消费者的“好年头”,最
新的国外产品,国内市场上很快就能见到;而且由于走私
泛滥,国内的商家取利又低,往往形成国内市场售价低于
生产国价格的情况。

    这种状况当然是不正常的。1998年我国严厉地反走私
卓有成效,原来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国外商品少了许多。据
业内人士反映,现在经营国外产品的

    本大大增加:首先是外汇管制使得换汇困难,仅这项
投入就比原来多了10%左右;海关征管严格,照章课税,
还需要批文。随着管理力度加大,国外音响商品价格上扬。

    在武汉、广州的音响市场上,原来很受欢迎的马兰士
CD———67,香港价仅1000多港元,内地价原来2000元人
民币出头,现在售价3000元,经营者利润不大,顾客也失
去了购买愿望。国外品牌目前面临的是一个严峻的局面,
颇类似经济学上的“滞胀”症:即价格上扬,同时销售不
畅,而非价量齐升的理想局面。

    据观察,面对今日市场,国外厂商主要有如下几种选
择:

    一、放弃市场———放弃市场的厂家主要是坚持原产
地生产的英美和欧洲HI—FI制造商。由于它们的市场本身
并不大,又都面对本币升值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加上中
国的海关管理措施,市场的不景气,使得这些厂商获利的
空间离预期太大,因此决定退出。目前有几个牌子的功放
和音箱已经断货一段时间了。

    二、设法本地化生产———这是坚持占有市场的做法,
主要以日本厂家为多。与前几年即使在中国生产也躲躲闪
闪不肯亮明产地不同,这些厂家直接以国内企业的形象参
与市场,如山东松下、上海索尼等。比较突出的是先锋公
司,它原来在日本生产的506普及型DVD在中国上海改型为
516。这种情况在国外其他音响制造企业中也有发现,一
些知名企业专门为中国市场推出了在中国制造的“特别系
列”以免失去这个市场,但这些产品并不在国际市场上出
现。不过,这些本地化产品往往都是普及性的,目前并没
有真正的高级产品,有一些产品品质根本不能代表厂家的
制造水平(特别是音箱)。

    三、观望和随波逐流———走一步看一步,多数厂家
广告已经停止(今年以来外国音响品牌的广告明显减少),
以前常见的促销、展示活动也少见进行。这种做法虽然不
言放弃,但对市场明显地热情不高,仅仅是一种维持的态
度。

    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现在正好是一个机会。如果能适
时推出优质的产品,会比原来低价国外产品充斥市场时要
容易占领市场一些。比如说,以前如果优质国外功放仅仅
售1000多元,国产品的价格空间就太小了,消费者会很容
易地选择国外产品。现在消费者就有可能改变选择的对象,
把注意力集中到国产品上来。

    不管怎么说,消费者以后对于优秀国外产品的选择减
少了,现在要买到真正原装价格又便宜的国外产品,难度
很大。随着今后市场的规范,真正的进口产品会逐步增加,
但估计价格恐怕不会低(影音产品除外)。当然也不是绝
对没有机会,由于市场冷淡,也许有一些厂家会表演“跳
楼绝技”,不过,随着国家的大力投入,我国的市场正在
启动,东南亚经济也有望走出低谷,“跳楼”的情况以后
就比较少了。张健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