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纬 Sina Ads.

   首页> 社会经纬>广州日报 >新闻内容

广州日报

乐山大佛胸有小佛,小佛身后是藏宝洞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25日 18:28 广州日报

    本报成都电  17日,三个成都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胸脯
正中有一小佛头像,此事引起了媒体和读者的广泛兴趣。
23日下午,笔者就此专程采访了大佛景区管委会和乐山市
文化局文物管理科有关同志。

    大佛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均对此“佛”的发现持欢迎态
度,认为它将进一步促进大佛景区旅游热度。据介绍,这
个“小佛”肯定不是古人修建大佛时雕刻的,可能是历年
来对大佛的维修、保护中填补的石料经风化后自然形成。
据管委会代、谢两位副主任称,春节期间,在大佛四周的
射灯照射下,这个“小佛”显得更加逼真。

    笔者在大佛前看到,“小佛”存在位置的石料显然与
周围不同,明显存在修补、填充的痕迹,因苔藓、风化加
上光照角度等原因,看上去的确像是一个佛像,头部的眼、
鼻等部位清晰可辨。

    记者随后电话采访了乐山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唐长寿,
意外地获悉了一条更加鲜为人知的消息:“小佛”所在的
位置原是一个藏宝洞!据唐科长介绍, 从史料及大佛近代
维修资料中得知,此洞长约1米,宽不到1米,原来是用一
块石碑封门,碑上文字记载了当初维修大佛大像阁的情况
(大佛建成时曾在其上方修建有一座13层楠木大像阁, 遮
盖保护佛体,明末毁于大火),刻制石碑的年代已不清楚。
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明代,二是二三十年代。估计此洞
当初是用来存放宝物的。二三十年代该洞被打开,洞内宝
物被人洗劫一空后洞门又被封上。1962年维修大佛时,此
洞再次被打开,1962年封洞并抹上土红锤灰后,30多年再
没有打开过。关于“小佛”,唐长寿估计是当初封洞的砖
石风化后自然形成。具体情况还有待专家加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