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在满足群众需求中日益 繁荣,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调查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 文化消费20世纪90年代末为400元左右,比80年代初增长了近10倍。以 北京为例,城市居民家庭1999年人均用于精神文化类的消费支出已达 1141.82元,占消费性总支出的15.2%,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份 额为1.5%左右。 文化消费明显增长 1979年广州出现了我国第一个音乐茶座。到去年,广州市共有各 类文化娱乐经营单位3741个,从业人员4.3万人,资本金14亿元, 1999年主营收入9.6亿元,创造增加值3.2亿元。 深圳由一个小镇发展到今天的大都市,在这巨大的跨越中,文化 资源的开发利用举足轻重。“锦绣中华”、“中国民族文化村”、 “世界之窗”三个大型文化旅游景区,形成了无法估计的综合效益, 每年深圳市文化产业的产值在10亿元左右。 北京针对本市文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投入多、产出少,条块 分割、各自为战的落后局面,实施联合、兼并,组建政府扶持的优势 文化企业——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它的麾下有北京广告艺术集团 和北京有线广播电视中心,原广告公司、美术公司、北京文化艺术总 公司等老的国有企业与新兴的信息业联手并肩,从而使跨行业文化产 业格局初具雏形。北京长安街上歌华亮丽的广告形象让不少游客心头 一振,北京有线电视光缆网络的铺设也已推进到远郊区县。 经过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实践,政府办文化的格局有了根本性 的改变。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文化产业的市场体系,其中有文 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 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等。群众的文化需求形成巨大的 文化市场,逐步健全的市场机制又推动文化产业滚动发展,从而进一 步带动文化需求。 文化产业潜力巨大 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力推进 第三产业发展密不可分。 我国文化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90年到 1998年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由12.1亿元增加到83.7亿元, 增长了6倍;文化产业机构由6.8万个增加到9.2万个,增长了35%; 从业人员由49.5万人增加到72.1万人,增长了46%。与此同时,社 会所办的文化产业发展更加迅猛。到1998年,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的 机构总数已经是文化系统的2.7倍,从业人员为1.5倍,所创增加值 为1.5倍。 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作为新兴的朝阳 产业,文化产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相比之下,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不够充分。据统计,1998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 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 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其消费性支出的2. 27%,这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水平。 由于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人们精神 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据初步测 算,去年我国的实际文化消费总量大约为800亿元,而文化的潜在消费 能力或需要约为3000亿元,到2005年,文化的潜在消费能力或需求将 达到近5500亿元。如此庞大的文化消费需求,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文化发展前景美好 文化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也要经历从计划调控到市场自律,从 以行政管理为主到法制管理为主的过程。“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大 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制定统一协调的产业政策,初步建立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 行框架。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十五”期末将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 乐消费支出的比重提高到5%左右。 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是有待加强的薄弱产业领 域。我们应进一步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要鼓励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促进文化产业各行业形成适合自 身特点的组织结构。当前要鼓励打破地区、部门分割,通过兼并、联 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国家集中培育几个具 有导向性、规模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集团;此外大力发 展各类“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服务企业。强化文化企业自 身的经济责任和经济利益,促进文化企业间的合理竞争,进一步完善 文化产业价格形成机制,促进文化消费。通过实施若干重大的基础性 文化资源开发项目,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向高层次转换。建立国家文化 产业发展基金,支持文化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税收、金融等经济杠 杆,广开发展文化产业的筹资渠道。改进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完善 分配及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提高对外文化交 流的规模和水平。 经过“十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我们将建立起比较完善 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和全国统一的 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文化经济共同发展 的局面,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和文化经济活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 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中等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若干具 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文化企业走向世界、步入跨国经营轨道。本报记者 宫苏艺
|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