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记者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一位利用暑假在山东曹县一中学电脑的高三学生。在记者一再保证绝对为其保密的情况下,这个学生打开了话匣子。
这位叫李威(化名)的学生说,高考替考的事早几年就有了,而且据他所知,在菏泽地区的其他县也有类似情况。李威进一步为记者解释了替考常见的三种方式:一种是让高二的尖子生替考;一种是把已经上了大学的大一学生,甚至大二学生叫回来替考,因为有些人有权有势,他们的子女学习又不好,就采取了这种办法;还有一种就是一些学生考完之后,卖分、卖录取通知书。
在记者的追问下,李威详细地解释了卖分、卖录取通知书的操作方式。“一般7月24日左右分数就出来了,分出来后填志愿,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他就把分卖给你,让你去填志愿,最后只要花200块钱的样子就能在派出所把名字改了。”
据了解,卖分、卖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有的是因为穷,上不起大学;有的是高二的,考一次当练练兵,分卖给别人,自己还可以赚一笔。替考一回的花费从8千到2万元不等,重点本科要1.5万到2万,一般本科要8千到1万。
当记者问起老师们对替考一事是否知情时,李威肯定地说:“当然知道,要不是老师们管得松,替考根本没法进行下去。老师在中间搭桥,他们和替人考试的学生再分成。”但李威对怎么分成不是很清楚:“听说有的是六四分成,有的是四六分成。”
说起替考的操作过程,李威说很容易:“比如说我替你考,在办准考证的时候,我就以你的名字去拍照片,你也去拍照片,只不过你要换个名字,然后我们都参加考试,等我考上了,照片上是我,名字却是你。然后我们两个一起去大学报名,我代你报完名之后就走,你留下来读书,大学里一般也不会有人再去认真查档案的。”
高考成了可交易的买卖
曹县所属的菏泽地区位于鲁西南,与河南、安徽等地交界,是山东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随便问一位县里的百姓,他们告诉记者,这里人们的一般收入也就是每月400至500元。只有上大学才能改变人生。这是县里人们的普遍看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高考也成了一项可以买卖的交易。
对一些家长来说,只要孩子能上大学,什么办法都可以。家庭条件好的,几千元上万元不在话下,家庭条件不怎么样的也要想尽一切办法。
尽管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承认,但事实上,替考虽有风险,无论对教师、学生还是家长都各有各的好处。教师担当了掮客的角色,在中间铺路架桥,从中收取好处费;高二学生通过考试练练兵,看看自己的实力如何,同时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钱财,几千元对于他们来说是家里一年多的收入;大一的学生则纯粹是为了钱,大部分人会在7月6日赶回县里参加考试。
对所有上线考生逐一审查
事件的真相逐渐被查清。在今年高考报名期间,曹县一中年级部主任刘忠良,年级部职员王志、马效众不顾今年高二学生不能参加高考的规定,私开口子,让283名高二学生参加高考报名,其中有近80人涉嫌替考。而当时负责报名的县招生办公室主任(现曹县三中副校长)岳桂启、副主任耿兰彬、微机员徐淑莉,在报名照相环节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高二学生报名顺利通过。相关责任人已受到严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学生以多种形式涉嫌替考,目前尚未查清。
曹县县长王振钦表示,对查清的283名高二学生和高考期间被当场清除的18名替考生、1名作弊生一律取消考试资格。高考成绩出来后,对曹县一中所有上线考生,上报省招办进行审查,逐个把关,决不让一个不符合条件的考生进入高等学校。
联合调查组13日撤离曹县后,主要工作由县里继续完成。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县里似乎不想追究替考和被替考学生的责任。他们在高考期间发现的18位名字与准考证照片不符的学生,只是将他们清出考场,而没有做进一步的追究。对于高二的283名参考学生,也只是宣布他们的考试作废,但具体是什么人参加了考试,到现在也没有查出来。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