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各式各样的楼盘广告纷纷“登陆”媒体。沪上新建的欧陆风情、西式建筑体现着时尚生活;但上海滩上传统的里弄住房虽然老旧,却也孕育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它们汇成了新世纪上海住房的交响曲。
高温酷热,这些风格迥异的住房在骄阳下叙述着上海百姓的平常生活。
高层住宅:高处好大风
高层住宅如今是大上海的一道新景。陈先生几个月前搬进了浦东的一幢新建高层住宅,三室一厅,高居21楼。到了夜里,房子南北通风,风势还猛得很哩,十分风凉。陈先生说:“连空调都不用开呀。”酷夏有这等好事,真是非高层莫属。
新建小区:房凉好个“秋”
上海近年建成了越来越多的住宅小区,设施配套,环境幽雅。在这样的小区里,酷暑很容易对付。
陈先生住在虹口区一个新建小区的3楼。他说,现在酷热不可怕。家里有空调专门负责播洒凉风;冰箱里有冷饮、冰西瓜;床上早已不用过去那种透心凉的竹席了,只用温和的草席,这应该是个很大变化。每天晚上,凉风一起,陈先生就到小区里散散步,玩玩健身器材,还得出出汗,才好。
石库门:还是热得慌
作为上海老式住宅代表的石库门房子,现在仍栖息着很多市民。夏日炎炎,连石库门那著名的乌漆大门、门上的铜质大吊环也被晒得滚烫。
韦阿姨也是自小就生长在石库门里,迄今已经住了60来年。不久前,她买了个二手空调,装在只够转身的房间里。她两个儿子就躺在房间的地板和沙发上轧手轧脚地享受凉风了;而她由于房间实在装不下3个人,还得爬到阁楼上。可惜,那空调刚好装在阁楼底,凉风走下不走上,阁楼上只有热气,还嗡嗡叫得甚响。韦阿姨真难以入睡,开空调的日子仍然不好过。
棚户区:弄堂口风凉
棚户区的酷暑如何过?记者来到南市区药局弄。走在石板铺就的狭窄弄堂里,头顶上是旗帜似的晾晒衣裳,两旁的房子矮小、黑暗、破旧,门外即可向内一览无余。热气混着马桶味儿,鼓胀在巷子里,像要发酵。
一位中年阿姨正在用竹竿晾衣服。她指着个不知什么建筑留下的圆形龙石刻,让记者看药局弄的“古董”。还有几个大石碑早已被搭建成了一家住房的内墙,还被蒙上了墙纸。记者问,天热怎么过?阿姨乐呵呵的,天气太热的话,他们一早就到弄堂口去,呆到夜里。那里最风凉呢!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