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推出的《有聊无聊话聊天》,迎来了昆明各界读者的广泛讨论。为了真正寻找到广大读者共同关注的“现代昆明市为何想聊天”的源头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社会学专家。专家说解“昆明聊天”
云大社会科学系钱主任:昆明出现“聊天广场”,首先是一种现代生活及个人生活环境变化的具体反映。从记者介绍的一些情况中,能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一种现代昆明人的孤独 、寂寞和苦闷。因为现在人们居住方式等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开放性的民居走向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火柴壳”。人们的交流少了,来自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感情便没有渲泄之处,有的甚至积压了。出现“聊天广场”,就能找到倾诉的对象。按理这项工作应该涵盖在社区工作中,但目前昆明这项工作还较缺乏。聊天广场恰好弥补了这项不足。同时到这样的环境中聊,还更能释放心里的积郁。从现代都市人际关系角度看,不乏出现了些“变态关系”,比如都市人能善于在陌生人面前海阔天空,却对熟悉的人闭口不提。这是一种戒备,是情感上的生疏。
其次,在这件好事背后,陪聊人员的素质不容忽视。一般来说,培聊者应该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为佳。因为陪聊应该是件严肃、慎重的事,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充当陪聊。因为陪聊过程很讲究技巧、方式、方法,从长远的角度上,一些非专业人员,很容易走上“感情骗子”之路,让人感到苍白无力。在陪聊人员的选择上,不只是对外貌的选择。只重视外表,单弄些帅哥靓妞,这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聊天之外的暗示。特别这种场合以情感伴经营,又是人和人打交道,所以经营的取向、走向极易偏离。这就极需一种专业的操作与把握。最后,从国外的经验看,开设这种服务要有严格的专业许可证。毕竟这是件极其严肃和讲究科学的事。
云师大心理学卢教授:这种行为毕竟是人和人在打交道。除了些技巧外,还要讲究陪聊与聊天对象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一种融合。出现聊天的场所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很放松地与人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会的融合与和谐。这利国利民之事何乐而不为?现在昆明较多出现的是心理咨询场所。倘若聊天广场也有这项服务,我想建议他们和现在的一些心理咨询场所一样要慎重些。不要没有任何专业素养地在别人面前,不懂装懂地信口开河。这对于情感的倾诉者易造成误导。无论是聊天还是心理咨询都证明人家在这方面的需求,所以要严肃对待。
马律师:从法律角度讲,“聊天广场”聊的过程中“陪聊”容易侵权。聊的过程都在往心灵世界方向走,倾诉与被倾诉人心灵是开放的。这极易接触到个人稳私。若无社会专业方面的培训,很容易在不经意间泄露他人秘密,造成对对方稳私权的侵犯,其次,因为这种聊的内容、方式,都是顾客“点”的,“陪聊”者也只能“照单请客”,但不能对社会公共道德造成侵害。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要聊利于人身心健康的内容,才能做到真正释放。如果选择的话题格调低俗,大家放肆地涉猎各种丑态,那么这就不是真“聊天”,而是变成乌合之众了。(马蕊 滇池晨报)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