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济南的大街小巷,时时可见打着各式幌子的“夫妻保健品”商店。神乎其神的广告语,挑逗暧昧的广告画,让人不禁心生疑窦:这些所谓的壮阳药真有那般神奇、威猛?
2001年8月初,山东省卫生厅转发了《卫生部关于“海狗鞭特补胶囊”等42种违法宣传改善性功能食品核查情况的通报》,要求各地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违法企业。
近日,记者手持42种已被卫生部宣判“死刑”的违法保健品食品名单对散布在济南市大街小巷里的“性保健品商店”进行了一番暗访,结果让人吃惊。
胁迫记者买“春药”
暗访中记者发现,在一些商店里兜售着“性保健品”的竟然有未成年的孩子。
从一家“性保健品商店”出来后,记者又随意走进路南的一家“夫妻用品”小店。一个年纪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左右的男孩迎上来。
他的要价更为玄乎。
一粒虎哥强力片开口就要55元。“嫌贵还有别的,这是‘龙虎神丹’,这是‘神戈’,这是‘痿勃王’,都是很厉害的壮阳药。”
记者转身欲走,男孩一把将记者拽住。“看看这个,”他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一只喷剂,冲记者比划了一下:“只要一喷,马上就能让她什么都听你的,立刻见效。”
“还有这个,”他从柜台上取下一个小盒子,“无色无味,吃了之后,脸色潮红、呼吸加快……”
“春药?”
“比那个厉害。”小男孩答道。
记者借口想要离开,不料男孩竟一把将记者抱住。“你那辆破自行车停在我店门口,挡了我的生意,不买你进来干什么。”门口闪出一大汉。男孩松开手,转身就要去推记者的自行车。
记者一看不妙,只得掏钱买了那粒“春药”后,才得以从这家“夫妻用品商店”里脱身。
当天下午,记者共对济南10余家各式各样的药店进行了一番暗访。这些打着性保健用品或是夫妻用品幌子的商店出售的所谓的保健品,大部分都是已被卫生部判处“死刑”的保健品。不仅如此,大量没有批准文号、没有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也公然摆在柜台上出售。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诸如催情粉之类的,容易诱人犯罪的药品竟然也能在这里公然出售。
即便是在一些正规的大药店的柜台里,仍能见到一些已被卫生部明文通报过的壮阳药。
“我们这要什么有什么”
8月21日,记者来到车站东街。
这里算是济南市性保健品商店比较密集的地方。不足30米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竟有18家打着各式旗号、贩卖性保健品的商店。
记者随意走进路北的一家商店。柜台内摆放的各式保健品让人眼花缭乱,见有客人,一女店主热情地迎上来,忙向记者推荐。
“要什么样的?男的用还是女的用?我们这什么都有。”她指着一种名为虎哥强力片的壮阳药告诉记者:“这是最好的,10分钟见效。不过贵点,30元一片。”
见记者有些犹豫,女店主又给记者推荐了一种名叫威哥三鞭胶囊的东西。“这药也很厉害,吃了立刻管用。”
“有没有副作用?”
“你绝对放心,我们这的药品全部都是用海狗鞭、鹿鞭、驴鞭等研制而成,纯中药配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见记者仍不动心,女店主十分神秘地将记者拉到货柜一角,指着几包东西说道:“这个你要不要?催情粉!加到水里无色无味,能让人迷迷糊糊,任你摆布。这个卖得最好,这是最后几包,便宜给你。”
女店主的话让记者大吃一惊。这种诱使人犯罪的东西居然也打着性保健品的大旗公然出现在商店的柜台上。
记者借口离开,随后又到这条街上的另几家保健品商店进行一番暗访。结果与在第一家保健品商店的遭遇相似。
“壮阳药都不合法”
这些所谓的壮阳药果真能有那般神奇?
记者随即就此采访了省卫生防疫站食监所。对方的回答很明确:这些所谓的性保健品大都有夸大其词之嫌,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这些所谓的性保健品都不是药品,而是食品。
今年4月至5月,中消协根据消费者投诉对性保健品市场进行了调查,并委托有关医药检验部门对部分样品进行检验,发现性功能产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所谓的性保健品绝大多数夸大疗效,欺骗、误导消费者。比如一被卫生部判处“死刑”的保健品,在其外包装盒上,注明的功能只是抗疲劳、延缓衰老,但在其包装盒内的说明书上,这种抗疲劳的普通的保健食品竟成了强肾益阳、快速提高性能力的性保健品。
更有一些不法厂商,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性激素使产品摇身一变成为价格不菲的性保健食品。专家指出,由于这些食品没有经过严格临床试验,消费者服用后可能会产生很大的毒副作用。
据《食品卫生法》规定:凡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都必须由国家卫生部审查批准。但是,在卫生部颁布的保健品功能中,根本就没有“性保健”这一项,卫生部至今未批准过任何一种具有性保健功能的食品。
这意味着,尽管这些所谓的性保健品将自己的功能吹嘘得神乎其神,但没有一个是合法的。
屡查难禁皆因暴利
然而,这些所谓的性保健食品虽屡经查处却难以杜绝。
业内人士分析:背后皆因暴利作祟。如今这些所谓的壮阳食品,几乎谈不上什么研发成本,现在却以与“万艾可”相仿的价格出售,比如一盒3粒装的“虎哥强力片”标价168元,你说这背后会有多大的利润空间?有这样丰厚的利润,就连一些信誉好的大药店也跟着“下水”。
另外,管理上的空当也为这些“性保健食品”充斥市场提供了条件。保健食品归卫生部门管理,但其销售主渠道却多在药监部门管理的药店中,行政执法处于“半真空”状态。
再者,暗访中记者发现,来购性保健品的消费者基本上是“放下钱拿药”,根本不会停下来仔细比较包装说明,而使用后即使效果不佳,他们又哪里好意思来较真?
如此,那些“夫妻用品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就不足为怪了。本报记者田连锋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