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的大学新生入学时期,看着新生们忙不迭地到处购买水瓶、台灯、自行车等校园生活必需品,人们不禁想起两个月前大四学生毕业时为如何处置这些东西而犯愁的情形。很多人忍不住要问,同样的东西,既然开学有人要买,毕业有人要扔,那么何不将两者结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商机呢?
今年刚入学的南京大学小王,前两天已经为这笔“开学经济”付出了好几百元,她向 记者算了一笔账:学校只发了一个热水瓶,自己肯定还得买;在宿舍里看书,总得有个台灯吧,也得买;上听力课,学校统一要求得有专门耳机,又得买;宿舍里通电话,大家也得凑钱买话机。小王的父亲一脸无奈地说,家里好不容易借了1000多块钱,学费还欠着没交,转眼间就花掉了300多,但又都是学习、生活必需品,不花不行。南京医科大学的2001级新生小李,正为买一辆自行车而发愁。他听说买新车特别容易丢,而且放在学校日晒雨淋坏起来也快,就很是想买一辆二手车,可是找来找去都不知哪里有卖。他告诉记者,最近校园里贴满了这样的求购信息,他们很多同学都在为这事儿忙乎,但是同样在上学,谁会把自己的车卖掉呢,除非是那些已经毕业的学生。
可是两个月前的大学校园,情形正好相反。校园的广告栏里、校园网上到处都是毕业生毕业前的转让信息,从自行车、风扇到电视、电脑等“集体大件”都在寻找买主。今年毕业直接留校读研的小王同学至今都对他们本科同学两个月前毕业时的那场浪费表示可惜。她告诉记者,当时班里很多人都是要去外地的,那些东西带走吧,不方便;卖吧,学校里还有谁会没有呢。最后,单单水瓶、耳机他们班就扔掉不下二十个。
几乎是同样的东西,每年都有人要扔,每年又都有人要买,特别是近年,高校里的贫困生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学校出面成立一个“二手市场”怎么样?(袁红 小卉)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