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蛋玲珑得像个小拳头,大腿只有成人大拇指粗细,14年前吴娉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时候就是那么袖珍,袖珍得可以放入成人的手掌心。750克的超低体重几乎使所有的人都丧失了信心———这样的婴儿肯定活不成了!但是,吴娉顽强地活了下来,还成长得很健康、很美丽。今年正在杭州第十三中学念初二的她身高1米50左右,体重52公斤,当初的“拇指姑娘”已经变成了结实的大姑娘。是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医学技术和设备的日益进步避免了像吴娉这样的超低体重儿的夭折,让这些幼小的蓓蕾重新绽放。
生与死同来
妈妈——林鹤鑫怀她的时候已经40岁了。怀孕6个月时,由于胎位不正压迫神经使林鹤鑫的一条腿疼痛不已。半个月后,也就是1987年10月8日,小家伙也许是不想让妈妈再受腿痛之患,提前三个月降生。在手术前,医生对吴家夫妇说“想通点,算了”,意思是孩子保住的希望不大。夫妻俩也做好了心理准备。
小家伙被剖腹产取出来后,有微弱心跳。但是在当时来说,750克的超低体重儿的成活率几乎是零。似乎不甘心刚降生就离开这个未曾接触的世界,吴娉微弱的心跳继续着,也跳动出了希望。10月9日下午,她被送到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随即医院开出了病危通知单,小吴娉命悬一线。
第二个娘胎
在这以前,省儿童医院从来没有治疗过如此“迷你”的婴孩,近十个医护人员外加两个前来交流的美国专家围着小吴娉转。暖箱成了她第二个“娘胎”,隔离着外界的空气菌群,保证治疗过程的无菌操作。
早产三个月的超低体重儿缺乏正常婴儿所具有的生理反应。刚出生的小娉娉免疫力低下,体温忽高忽低,连最简单的一呼一吸都不会。省儿童医院的医生每天给她输氧,并谨慎地用药物刺激孩子的呼吸中枢,激活其自主呼吸的能力。护士经常摸摸她的耳朵,给她翻身,这是一种物理刺激治疗。小娉娉不会自己吃奶,医生们就从她的鼻孔里插一根胃管,采用鼻饲喂养,而且每次喂养都要严格控制量,怕撑破她袖珍的胃。为了保证娉娉吸取足够的养分,医生给她进行静脉输液,将养分直接从她的静脉中输入体内。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娉娉的静脉细若游丝,每打一针都是一次挑战。一个月过去了,从慢慢地可以用嘴少量吸食奶汁到大口大口地喝奶,娉娉长得一天比一天好,顺利度过了营养关、感染关和黄疸期。小家伙的体重每天涨新高,增重最快的一天有100克。
爸爸吴卫民和妈妈林鹤鑫每天去医院看她,陪她说说话。医院的护士把暖箱布置得五颜六色,还放轻柔音乐给她听。小娉娉一天天长大,4个月后,她终于离开保暖箱,出院了。这时,她的体重达到2450克。
看着可爱的女儿,吴家夫妇俩感觉天使从天而降。当时在国内,750克的娉娉能够存活真是个奇迹。谈起往事,吴家夫妇感慨万千,他们说真是要感谢省儿童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娉娉第二次生命,赐给了他们一个如此可爱的女儿。
坐上顺风船
出院后,聘娉长得很好,林鹤鑫说娉娉很好带,几乎不怎么生病。她各方面的发育和发展也和同龄孩子无异,7岁上小学,现在已经读初二。尽管小时候比较瘦小,但现在娉娉非常结实。
在小学毕业的时候,娉娉把名字改为吴滟。当初之所以叫娉,是因为爸爸妈妈希望她一切平安,取娉的谐音。娉娉说,“我在同学中从来没有感到弱小,学校要求的体育活动我都参加;学习也没有跟不上的感觉,妈妈告诉我小时候那么一点点,我真的不能相信。”“拇指姑娘”终于长大了。
相关链接
在医学上,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婴儿被称为极低体重儿,小于1000克的被称为超低体重儿。在国内,这样的“袖珍”婴孩的存活率平均在20%左右。
省儿童医院救治极低体重儿和超低体重儿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每年平均治疗50个极低体重儿和10个超低体重儿,前者救活率在82%~87%,后者为40%~50%,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救治成功的最轻体重婴儿只有650克。
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孙眉月介绍,治疗关键是“防在前面,环环相扣”。“袖珍”婴孩的脏器都未成熟,治疗时要经历呼吸、感染、黄疸、喂养、低血糖、脑出血等十多个难关。对呼吸功能未成熟的患儿,需不时排除呼吸暂停、血糖下降等险情,以免造成大脑损伤;对消化吸收功能不全的患儿,则采用肠道和静脉相结合的喂养办法。与此同时,通过光疗和输蛋白让小宝宝们顺利度过黄疸期;训练孩子的机能,给他们翻身,做四肢运动,锻炼他们的听力。整个治疗过程十分精细,不但要无菌操作还要动作绝对轻柔。本报通讯员石蓉蓉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