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当“向阳红十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第一次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奔赴南极洲的时候,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队长郭琨怎么也没想到,在天津有一个人正在默默地从报纸上剪下所有跟南极科考有关的消息。17年后,这个人已经63岁,他几乎搜集了从第1次到第17次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的报载资料。凭着这些珍贵的资料,他打动了中国第1次南极科考队队长郭琨和其他无数从事这项事业的人,并和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他就是王洪生。昨天,在新报南极行即将起程的时候,王洪生找到本报道出他的“第18次梦”。
17年前,王洪生与中国南极科考结下了缘。17年后,当听说新报将派记者做第18次队随队采访时,王洪生异常兴奋,连夜赶制了一张折子,请本报记者将这张折子带到南极,让所有的队员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每一次科考队从南极回来我都要请队员给我签名留念。这次天津有记者去实在太难得,希望新报能圆我一个‘第18次梦’,将我对中国南极科考第18次队的祝福带到南极。你们一定要帮我这个忙啊!”
在王洪生的家中藏着两块珍贵的南极石,上面用红字记录着一个永恒的日子———1984年12月。那是中国第一次派科学考察队到达南极大陆的日子。中国首次南极科考队选择了一个位置优越、生活用水充足的乔治王岛作为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的建站地点,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科考队员从那里带回了珍贵的标本,其中有两块南极石就摆在王洪生的家中。
在王洪生的家中最珍贵的要数花费17年搜集整理的剪报,有厚厚的三大本。从1984年中国第一次南极科考队出发到我国考察船第一次穿越赤道;从1985年建立中国南极长城站到1989年建立中国南极中山站;从太平洋到南大洋;无数个从南极发回的“第一次”的珍贵报道在王洪生的剪报中一应俱全。17年来,王洪生始终不断地坚持着自己的南极梦。在他的梦中要留下中国南极事业历次科考的痕迹,这一次,他更坚定。在那张由王洪生亲手制作的折子的第一页用毛笔隶书写着:“祝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顺利出征”。(新报记者李冰)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