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这些来自丽江的孤儿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
新快报讯(记者张勋)虽然现在的天气是一年中最冷的,然而41名前来深圳“寻亲”的丽江孤儿们却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昨天下午,这些失去双亲的孩子们一踏上深圳便重新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丽江地震夺去了他们的父母和童年
这些孤儿来自云南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最小的才3岁,最大的也只有13岁,有的还在上幼儿园。他们当中有纳西、白、彝、普米、傈僳、傣、藏等12个民族。这些孩子都有着不幸的过去,1996、1998年发生在丽江的那几场大地震,夺去了他们的父母也夺去了他们快乐的童年。然而这些不幸的孩子又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一个好心肠的校长和“母亲”,这就是“中华绿荫儿童村”创办者胡蔓莉,现在她的身份是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校长。
孩子们的“认亲之旅”将在深圳和广州停留,希望和好心人见面,建立认养关系。
烈士后代特别受认养者的欢迎
孩子们的第一站是深圳娱乐主题公园“欢乐谷”,一个名叫格桑央珍的藏族小姑娘深情地唱起了藏族歌曲《妈妈的羊皮袄》,在场的听众莫不为之动容流泪。两位专程前来“认亲”的老年夫妻当场决定资助她念书直到上大学。老人分别叫寇坤、聂继英,都是59岁。他们现在都已退休,自己的孩子也都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
寇先生还告诉记者,他们特别想资助一名烈士的后代,而格桑央珍正好符合这个条件。今年只有10岁的格桑央珍本是西藏拉萨人,父母都是拉萨歌舞团的演员。8岁时央珍的父母在下乡演出时因公殉职,她后来就成了丽江民族孤儿学校的一员。寇先生和老伴聂继英也都身世坎坷,寇先生也是烈士的后代。寇先生则说:“她的父母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理应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我们大家都帮一把,哪怕省下一口饭,也能让她读书成才。”
5名孤儿一口气被同一人认养
一位姓林的女士一口气认养了5名孤儿,其中3名女孩,2名男孩。林女士自己也有孩子,但她还是愿意帮助这些来自丽江的孩子们。
在现场,记者还见到了一位替全家来认养孤儿的何女士,有趣的是,她是带着自己3岁的女儿前来的。何女士告诉记者:“不是我自己认养,而是我全家认养。”得知丽江的孤儿要来寻亲,她全家都非常热心,因为父母岁数大不方便,何女士便替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前来认养孤儿。何女士的母亲也是云南人,她很同情这些失去父母家庭的孩子们。大家最后决定凑钱先认养一个孩子,供他(她)三年,每年资助3500元。
3500元孤儿一生命运从此改变
在云南丽江,大家称胡蔓莉为“丽江妈妈”,这位创办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并任校长的胡妈妈告诉记者,丽江民族孤儿学校共有学生306名,全部都是孤儿。由于学校是民办性质,没有政府拨款,孩子们的生活费70%靠社会捐助。学校还自己种蔬菜、养猪、养鸡,以备日常之用。在此之前,深圳已有几位热心市民资助了丽江的孩子们。资助分为两种方式,一是认养,一是助养。受资助的孩子还是在丽江的学校学习,每月都向资助人汇报学习及生活情况。如果有需要,孩子可在放假时候来与关心他们的“父母”见面。胡校长向记者出示了一个资助名单,记者看到深圳的陈先生认养了郑伟、和顺花等5名孤儿,陈浩儿认养了伍丛梅、沙永升仁等2名孤儿,陈桢认养了廖福美……共有十几名孤儿被深圳市民认养。
按照胡校长提供的孩子们在丽江的“生活学习开支计划”,一名中小学学生一年所需费用包括:食物(包括大米、面粉、油、肉、蛋、菜、白糖等)、日用品(包括牙膏、香皂、洗衣粉、毛巾等)、服装(包括棉衣、毛衣、袜子、鞋等)、中小学教育费(包括课本、作业本等)、医疗费支出,全年共计:3500元。也就是说,资助3500元,将从此改变孤儿们一生的命运。
------广东新闻港澳新闻尽在广东新闻中心------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