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恩爱的老人,却不能、也不敢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们只能选择非婚同居。
两位老人,女的姓王,是某中学的退休老师,今年65岁;男的姓李,某染料厂退休工人,今年67岁,两人的同居历史已近两年。昨日,在两人建筑在沙坪坝的“爱巢”,王老师一脸焦虑地说:“这不三不四的日子要到几时?希望大家为我们出出主意!”
人老还是要个是伴
王老师早年离异,性格也日渐孤僻。李师傅早年丧妻,一人拉扯孩子。
1998年底,两位老人在沙区绿色艺术广场上跳舞时偶遇,“地下情”迅速展开:天气变化了,相互提醒增减衣裳;生病时,总有对方殷殷细语,关怀倍至。
王老师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前一个人,连吃饭都没兴趣做,胃口也不好,现在不想吃饭,就有人想法设法换花样。嫌桔柑冷,也有人为我放在火上烤热……”
说话间,李师傅端来一杯蜂糖水递给王老师,还说:“快喝,喝了才不会便秘。”他又掉过头来告诉记者:
“你看,这是老王为我织的毛衣,那可是戴着眼镜,熬更守夜,一针一丝织出来的呀!”
王老师称,人老了就是想要找个伴,也可以替儿女分担养老的担子。
结婚四处遭非议
两位老人也曾想过结婚。但一提到结婚,双方儿女就面红耳赤地反对。
1999年底,李师傅向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讲出结婚的想法,可子女们担心王会夺走本应属于他们的遗产。王老师的女儿在上海,儿子在美国,他们一致认为,母亲与李师傅不在同一个层次,母亲岂能下嫁?
老人们对儿女们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谈心、请客、请别人说服……半年过去了,儿女们仍固执己见。
王老师为赢得李师傅女儿的心,便为她织了件毛衣,可女儿竟用剪刀剪破,扔出了窗户。1999年底,王的外孙从上海来渝,与外婆相拥亲热后,第一句话竟是:“外婆,你为什么还老不正经?”气得王老师想一头撞死。
2000年伊始,两人鼓足勇气,先后3次去街道办结手续,可工作人员说,老人离婚的比结婚的多,离婚后会更孤单,同居反而简便许多......
无奈同居等认同
2000年春节前,两人决定同居,正式同居的第二天,李的女儿、儿子,就跑到李家大吵大闹,二人只得躲到李的老家长寿住了半年,才敢回渝。
虽然现在儿女们对两人的同居已经习惯了,但以前的老年朋友听说二人非婚同居了,纷纷断绝了与他们的交往,还四处传播二人老不正经的风言风语。
两位老人对这种不正式的关系也感到迷惑了,不知未来会怎样?两人至今都没有一张合影,王说,他们约定,这第一张合影就应是结婚照。但他们要等,等儿女和朋友的认同。(因涉及隐私,特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 本报记者 邓雪
   订头条新闻送千元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