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阳光儿童村现在仅有的那几袋子玉米粒儿、玉米面儿最多就够孩子们吃20天了,坐在潮冷的办公室里,“爸爸”苏玉祥一愁莫展。
12月10日,在得知阳光儿童村面临困境后,本报总编当即决定派记者前往了解情况。在这个阴冷的天气里,记者一进儿童村,扑面而来的17张笑脸一下子扫去了笼罩一院子的凄凉。孩子们最大的16岁,最小的11岁。他们身上一些并不合体的穿着,告诉记者这些衣物是 社会上捐助的。孩子们穿的并不厚,大多是一件秋衣、件毛衫外加一件单外套。记者问12岁的小龙冷不冷,他缩着小肩膀笑嘻嘻地说:“不冷!”
孩子们的家是一座二层小楼,被他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楼梯的扶手上搭满了洗过的衣服。宿舍很宽敞,家具也不错,但屋里却冷得像个冰窖:暖气片是冰冷的,床上薄薄的褥子也是冰冷的,被子透着潮气。有的床边叠放着去年波司登有限公司送给他们的羽绒服,但只有出门时孩子们才舍得穿。孩子们说,晚上盖两床被子,几个人挤着倒不觉得冷。在楼后,有一个写着“环保节能”的大锅炉,但锅炉房里没有一块煤,甚至连一丝煤灰也找不到。
“没有煤你们做饭怎么办?”孩子们指着堆在院子里的两大堆柴草告诉记者,他们从地里拾了很多柴。
到吃饭的时间了,这些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孩子们一个个抱着比他们脸还大的碗“狼吞虎咽”地喝起了玉米粥。小姑娘盼盼说她一顿饭能喝两碗。记者环视一下厨房,没有发现其他的食品:“每天就吃这个吗?能吃饱吗?”“我们还有自己种的大白菜和腌的萝卜,能吃饱。”在孩子的引领下,记者来到了他们的“粮库”,那里有几袋磨好的玉米面和没磨的玉米粒儿。“这些吃完了你们吃什么?”“不知道,我们爸爸肯定能有办法。”孩子们说。
可是,孩子们哪里知道“爸爸”心里的压力。苏玉祥对记者说,儿童村是1997年创办的,当时就是想给一些父亲服刑、又被母亲遗弃的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当初,苏玉祥有个很好的企业来支撑“儿童村”的日常开销。但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底的两场大火把苏玉祥的企业化成了青烟,后来,虽然苏玉祥又想了很多发展企业的办法,却都因种种原因没有起色。
据介绍,17个孩子正常的吃饭、上学、日常水电等的花费,再加上吃药看病,平均每个月约5000元。几年来,苏玉祥已为此花掉了十几万元。积蓄花光了,家什和原来企业所剩物资能卖的全卖了。困难时刻,儿童村得到社会各界及政府部门几年来相继捐助的8万余元钱物。但现在,儿童村又面临着没煤又要断粮的日子。
“现在我有一条世界银行赠的软质泡沫快速熟化流水线,我希望能找到合作伙伴,企业一运转起来,儿童村就有了长远的资金支撑。但眼下最希望社会各届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就在当天,省佛教协会、佛教慈善功德会将2600余元现金交到了苏玉祥的手中。
苏玉祥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很苦,没有能力吸纳更多处境不佳的孩子,但一旦有条件,他还会执着于他的“阳光事业”。 (本报记者 张洁)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