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院的巨大灯牌射出诱人的光,但走进里面的人 有几个能体会歌剧的真正含义呢?(施用和/摄)
每当暮色降临,在珠江三角洲的城乡很容易就会发现,一块块以霓虹光管勾勒着“××歌剧院”之名的巨大灯牌,分外夺目地射出诱人的七彩光环,映亮了一片片夜空。难道,歌剧院这等高不易攀的象牙塔,已遍植于珠三角这片热土?
“歌剧院”无疑是高雅艺术的标志和代名词,一听到这名儿,许多人就会想到超出拿破仑三世所建卢浮新宫费用两倍的巴黎歌剧院和辗转17年才落成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或 者还会对北京中国歌剧院的千呼万唤未出来而加深了神秘的感觉。然而,这令人景仰的高雅场所,如今却变作了遍布珠江三角洲乡镇的时髦场所,从城里、墟镇以至车水马龙的大道旁,从番禺、南海到东莞、珠海,都不乏这样的风景线,甚至一些楼盘和酒店,亦要内设“歌剧院”。
据不完全了解,仅是广州至中山的大约80公里的沿线几个市、区范围里,开业的就有三家,筹建的有两家,出了图纸的两家。倘若全建成的话,平均十公里左右一家!艺术“圣殿”似乎已普及于珠三角城乡,珠三角人似乎都迷上了歌剧。
然而,从珠三角那些已开张营业的“歌剧院”来看,和真正的歌剧院可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即使那座斥资逾两亿元的,也还是连乐池(歌剧院的基本设施)都没有。这些“歌剧院”,绝大部分徒有其名、不符其实,只是“夜总会”或“娱乐场所”的替换名词而已。
歌剧院?夜总会加卡拉OK!
记者走访了珠三角的大部分歌剧院后发现,这些“歌剧院”建筑上的豪华程度各有不同,但主体结构与功能却基本一样,都有一个舞台和大厅,有的还在大厅摆上餐桌,边看表演边吃喝,楼上楼下,自然是一溜各种规格的包厢房。开场时,大厅里也有些表演,登台者多非名流,台风大多庸俗,间有一些香港“二打六”歌星的“荣誉演出”与“友情客串”。大厅同时也作舞厅,可随着炸雷般的摇滚乐,大跳“踢死狗(Disco)”。包房里是卡拉OK的天下,吼歌之声、“劈”酒之声、摇骰子之声,高分贝翻腾,一般都要到翌晨两点才告停歇。
记者曾问过珠三角多位光顾过“歌剧院”的人士和观众,“什么是歌剧?”基本答不出来;而“歌剧院有何特点?”却有多种答法,有说是“听歌唱歌的地方”,有说是“去‘蒲’(玩)的地方”,一位“歌剧院”管理层人士说得更概括———“夜总会加卡拉OK”。他还认为:“‘歌剧院’只是个娱乐场所,歌舞、音乐、戏剧、杂技、魔术都可以演,关键是能卖座,尽快回本,老板开这个场就是想赚钱。”
前两天晚饭后,记者查得番禺某歌剧院的电话,一挂通,接电话的小姐就送来热情的一句“欢迎来玩!”并且介绍,他们那里有280元至680元多种位价的卡拉OK包房,大厅里可以跳迪斯科,有游戏玩,还可以通过喝啤酒抽奖......
上档次?附庸风雅哗众取宠!
不能说这些“歌剧院”的主办者都不懂得什么是歌剧院,恰恰相反,许多人是因为知道歌剧院的分量与档次,才将场所冠以这一雅号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办歌剧院者有两种心态:一种确实是想为当地增加文化含金量,为高雅艺术走向珠三角创造一个平台,或者是用文化打造新的景点、新的标志,起码亦是附庸风雅。东莞的一个被访对象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不叫夜总会或卡拉OK,是想藉此上一个档次,区别于一般的夜总会与卡拉OK”。另一种是哗众取宠,制造卖点,“叫这个名字时髦,洋气,容易出位”。
动辄数以千万元计的歌剧院硬件建造固然不易,名符其实的经营管理更是困难。何况,珠三角的这些“歌剧院”绝大部分是私人投资的,尽快回本尽快盈利是第一追求,挂羊头卖狗肉势所难免。
求政绩?不问实际盲目攀比!
除了私人投资的“歌剧院”之外,近年来,搞歌剧院在珠三角成了不少地方政府部门的热门项目和攀比目标,既有地县级市要建,也有镇级政府欲描此等宏图,甚至连某开发区亦不甘落后。这是珠三角歌剧院的另一情形,这些歌剧院与那些“夜总会”式的并不一样,它们是想作为真正的歌剧院来建的,作为文明建设工程和当地的文化新标志,作为接轨国际的设施而提上议程的;一部分领导,更将之当作为任一届的政绩看待。但由于种种原因,硬件、软件均跟不上。
小资料
歌剧和歌剧院
歌剧的渊源,发生于古代希腊,正式诞生于16世纪末的意大利,是综合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而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
1945年,中国艺术家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洋歌剧,创作演出了《白毛女》,标志着我国新歌剧的成型,解放后又陆续涌现了《草原之歌》、《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苍原》等作品。
歌剧院,是适合表演歌剧的场所,和这种“顶峰”艺术一样带有殿堂级的庄严与神圣,常被看作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文化座标。造价昂贵,建筑上体现富丽、堂皇、典雅而又特别讲究表演效果,有宽大的舞台、乐池、豪华的大厅和包厢。其中的一大特色,是声音效果特别好,不用电声即可让演员的声音清晰地传到场内的各个位置;进场的观众还讲究衣着整齐,仪态庄重。
记者手记
歌剧院亟待“计划生育”
作为中外文化交汇热点的珠三角,发展真正的歌剧院并非不切实际之事,但要调查市场,在数量上实行“计划生育”,否则很可能是一手在搞文化,一手在糟蹋文化,一窝蜂而上、盲目攀比的教训是不应该忘记的。
虽然,有“艺术顶峰”之称的歌剧也可以像高雅的交响乐那样,经过多方面合力耕耘而走进珠三角的众多城镇;但歌剧无论是在欣赏习惯上,还是在市场占有额上,都不是珠三角的文化艺术主体和强项。不久前在广州举行的那场国际声乐比赛,其获奖者尽是唱歌剧的佼佼者,但他们在深圳的演出,只卖出几十张门票,同班人马转台中山,同样让承办单位大出血,亏了几万元。据行内人士介绍,就算在西洋文化知音最多的上海,去年上海大剧院的歌剧演出也只有16场;就是美国纽约,也只有两座歌剧院。
对珠三角那些名实不符、混淆视听的歌剧院,固然要打假,要正名,要戒掉盲目攀比的浮躁之风;同时,对大石丽江明珠歌剧院等硬件条件较好和有志发展歌剧艺术的场所,则要加强引导扶持,引进演出人才,精心管理与经营,通过组织演出和普及推广,营造氛围,培养观众,开辟市场,让歌剧艺术能像新年交响音乐会一样在珠三角找到它的一席之位!(本报记者黄兆存)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