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洒满阳光的病房内,25岁的伊力静静地等待着手术的来临:今天,他将走上手术台,为身患白血病的13岁南京女孩凡凡捐献出点燃生命的“造血种子”。不远处的无菌病房外,凡凡的母亲,举着一只只千纸鹤,隔着玻璃与女儿深情对视着,眼中充满了希望。
今年8月,品学兼优的六年级女学生凡凡连续低烧。医院的诊断如晴天霹雳:急性淋巴 白血病。医生坦言,孩子的病很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最多只有半年的生命。唯一能救孩子的办法,就是及时找到相配的人类白细胞抗源。
唯一的希望,就是紧邻南京的中华上海骨髓库。女孩的父母焦虑地来到上海红十字会。一个月后,传来喜讯:在2万多名骨髓捐献志愿者中,竟然寻找到了与凡凡可以相配的移植造血干细胞手术条件的志愿者———黄浦区建设系统的青年职工伊力。
凡凡一家欣喜若狂。可狂喜后又陷入了忧心重重:以往也发生过配对成功后,但临到做移植手术时供给方又动摇的事例。究竟能否救孩子,关键还看上海骨髓捐献志愿者的意愿。
11月中旬,市红十字会的一张捐献骨髓通知送到了黄浦建设系统某单位青年职工伊力的手中。伊力的家境十分贫寒:父母是60年代从上海支内江西,十年前按政策回上海,父母的退休工资加起来只有1000多元,生活十分拮据。为了供姐姐上大学,伊力只能读中专。1995年毕业后进黄浦建设系统当工人。可贫困的家庭给了姐弟二人丰厚的精神财富。大家公认伊力在家是个孝顺的儿子,在单位是个勤奋好学的实实在在的好青年。
拆开信后,伊力只说了三个字“我愿意”。事后回忆起打开通知书的那一瞬间,他说自己第一个感觉就是“十分幸运。如果我的骨髓能托起小女孩的生命之舟,这是我人生最大快乐”。1998年伊力姐弟二人报名捐献骨髓时都是瞒着家人偷偷去的,可对于儿子今天的选择,父母亲却十分支持:虽然女孩与我们非亲非故,但父母爱心相同。
4天前,伊力住进了医院,进行保护性休息和采集前的准备工作,静静地等待着手术的那一天。他告诉记者:“现在最希望的,就是手术能成功。”由于骨髓捐献的特殊规定,供者和受供者不能见面。采访时,凡凡的妈妈、南京某区卫生防疫站的医生噙着泪水说:“如果能见上捐献者一面,我和孩子的爸爸一定要跪在他的面前,说声谢谢上海救命恩人!”(应当事人要求,本文中均系化名)(本报通讯员纪振英本报记者董宁)
短信圣诞站送大奖:数码相机、CD/VCD…好机会别错过!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