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满门赢百福”,横批是“出入平安”。这是今年春节前北京医院急诊楼门上贴的对联,今天看病的人还能看到。红纸黑字透出了温情。就在最近,中日友好医院将急诊由原来的800多平方米扩大到了3018平方米,也赶在春节前投入使用。那里面的候诊室,分别摆放着红椅子、黄椅子、绿椅子。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急救区域,把抢救和急救以及夜诊分开。从门里到门外,北京各大医院的急诊都开始了升级和比拼。
“我们的重症监护病房虽没有安贞医院大,但急诊面积第一,”中日友好医院的刘晓勤副院长说。此前他们特意去了同属京城东北部地区的安贞医院和朝阳医院的急诊“考察”。急诊是一家医院的“门户”,谁都看得见,它对留住客源,也就是病人非常重要。
如今是“假日经济”时代,医院自然不会例外。刘晓勤副院长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年有100多天休息日,再加上年节,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假日。现在上班时间来看病的患者减少,人们多利用业余时间来。另外,医疗改革后,人们不会轻易来医院。一般小病都去了药店,去了社区卫生服务站。今后到大医院的多是疑难急重症病人。而且现在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心脑血管病多,意外伤害多,这些都离不开急救。
以往各家医院的急诊室就像大车店。病人多是躺在楼道里接受观察,急诊室也是各科“轮流坐庄”。如果说两年前北京朝阳医院的急诊楼在北京还独树一帜,令患者耳目一新的话,现在则变得平常了。这两年各大医院纷纷开始对急诊加以改造,像安贞医院、友谊医院、北大医院等。他们统统要与国际接轨,按A、B、C三区划分。急诊科有自己的手术室、化验室和药房,俨然在院中又建立了一个小医院。目的就是方便病人,让急诊真正急起来。
中日友好医院以前的化验室值班设在病房,现在则放到了急诊,这是为了让病人和家属少跑路。若住院病人需要化验,则由护士拿到急诊来。另外还安装了先进的检验仪器。结果是过去不少化验项目两个小时才能出结果,现在10分钟就行,为急重症患者的救护争取了时间。此外医院里的新急诊还都想到了病人的隐私,如中日友好医院,尽管内外科诊室是开放的,没有门,车可以直接推进来,但却拉有布帘。
医院没了病人,就没了一切。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就该让病人满意,吸引病人。安贞医院的急诊设置了门童;朝阳医院承诺,把对心脏病人急救的绿色通道延伸到患者家中;中日友好医院即将开设名老专家夜间急诊,并成为北京市的第一个无痛急诊。
有人说服务实际上就是比细节,细微之处见功夫。而医院急诊间的比拼,就是看谁替病人考虑的更周全。本报记者张雪梅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1000首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个性图片、铃声,新年好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