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出嫁那天,23岁的胡四妹毅然背起七十多岁的父亲,此举感动了四方乡亲。
值此“三八”妇女节之际,本报特编发孝女胡四妹的故事,献给天下所有善良、有爱心的女性以飨读者。
正月初七,一个暖阳融融的日子,笔者一路风尘驱车来到高安市大城镇赤土村,寻访一名携父出嫁二十多年的农家女胡四妹,在村东头的一幢民宅内,笔者见到了这位孝女胡四妹。由于生活的艰辛和操劳,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脸色显得疲惫而憔悴。面对笔者的来访,这位善良的女子眼中噙满泪水,在笔者的一再询问下,她才谈起了她苦难的家世和可怜的父母双亲……
父母经历坎坷饱受苦难
胡四妹的父亲胡功甲1910年1月5日出生在南昌市安义县乔乐乡石湖村,胡功甲共有七兄弟,他排行第七。1930年,胡功甲与邻村一女子结婚,一年后生下个女儿。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部队抗击日寇,出生入死,转战大江南北。在家的妻子生下女儿后,十多年不见丈夫音信,也未见夫君回来,村里人都说他可能战死疆场。迫于生计,妻子只好将年幼的女儿送给新建县西山万寿宫一户人家做童养媳,自己改嫁给新建一开磨坊的人家,先后生下两个男孩都夭折了。几年后,改嫁后的丈夫因病去世,这位孤苦无依的苦命女人又辗转来到奉新县帮人做长工。
抗战胜利后,大难不死的胡功甲于1946年在吉林省四平市退伍,1949年回到家乡安义县。妻子获悉丈夫安全返回的消息后,从奉新县赶回胡功甲的原籍,分离多年的夫妻久别重逢,相拥而泣,互诉离愁别绪,观者无不动容。
退伍回乡后的胡功甲身体还算硬朗,他没有要求地方政府照顾自己,而是悄悄地将退伍证放入衣兜里,和结发妻子在乡村过起了平静的农耕生活。有一次,妻子在洗衣时将他衣兜里的退伍证洗烂了,便要胡功甲去补办一个,胡功甲回答说:“不要补办了,我反正在家种地,退伍证书对我也没什么作用。”从此,就再未提起此事。夫妻俩生了两个女儿。后来,胡功甲患眼疾导致双目失明,妻子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两位病弱的老人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而此时,大女儿亦已出嫁,只剩下年幼的小女儿胡四妹。艰苦生活使胡四妹比同龄人更懂事、更成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庭的重担过早地落到她的肩上。当同龄的孩子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时,胡四妹含泪辍学在家干家务,每天还要和大人一样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屋漏偏遭连夜雨。年事已高、双目失明的胡功甲又不幸摔断双腿。自此只有在床上躺着,患心脏病的妻子为了减轻女儿的负担,几次欲寻短见,被女儿发现及时制止,胡四妹抱着母亲哭求:“妈妈!你千万莫这样,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叫女儿怎么活呀!你放心,我说什么也要照顾好你和爸爸……”
女儿是母亲身上的“小棉袄”,胡四妹用一颗火热的心,一片真挚的情,去温暖和抚慰父母那饱经沧桑的心。
女儿携父出嫁感动邻里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间,胡四妹已出落成一个二十来岁的大姑娘了,由于她善良勤快,上门提亲的人很多,但她放心不下病弱的父母,因此迟迟没有答应求婚者。
1980年,母亲去世后,家里只剩下她和七十多岁的老父。村里人见她不忍心撇下父亲,怕耽误她的终身大事,劝她将父亲送到敬老院去,这样出嫁便可无后顾之忧,可胡四妹坚决反对,她说:“父亲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活下来,现在又眼瞎腿残,吃了一世苦,还是我自己在身边照顾他心里才踏实。”
经人撮合,已是22岁的胡四妹和高安市大城镇赤土村青年陈忠平相识。陈忠平是个厚道老实、聪明勤快的小伙子,胡四妹对他颇有好感,但又放心不下年迈体弱的父亲,便向陈忠平提出“携父出嫁”的要求。陈忠平被胡四妹的孝心所感动,答应了她的要求。
结婚的那天,23岁的胡四妹毅然背起七十多岁的父亲。当时,石湖村的村民目睹这感人的一幕,无不称赞孝女胡四妹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许多人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精心伺候父亲无怨无悔
婚后的第二年,胡四妹的大女儿陈腊英出世了。胡四妹既要照料父亲的起居饮食,又要喂养嗷嗷待哺的女儿,每天忙得像个转动不停的陀螺。随着年龄的增大,胡功甲更加难以料理自己的生活,胡四妹不但要做好家中的家务,帮助丈夫做好田里的农活,还要伺候父亲吃饭穿衣。难能可贵的是,丈夫理解并支持妻子,虽然日子清苦,一家人的生活倒也过得和睦温馨。
1984年,胡四妹的丈夫陈忠平因故身亡。家中的顶梁柱倒了,胡四妹感到天塌了一般,顿时昏死过去,躺在地上两个多小时没有知觉,两个儿女扑在母亲身上哭得死去活来。悲伤过后,胡四妹擦干眼泪,勇敢地选择了坚强,毅然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照顾一家老小。丈夫死后,找胡四妹提亲的不下百人,但都被胡四妹拒之门外,她默默地忍受着繁重的劳务和内心的酸楚,始终把照料父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为了帮父亲补充营养,胡四妹把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买来鱼、肉给父亲吃,每次喂鱼给父亲吃时,胡四妹总是先把大大小小的鱼刺一根根小心地挑干净了,才放心地喂到父亲嘴里,每当这时,两个年幼的儿女只能外公吃过后,才能享用这点美味佳肴,而胡四妹自己却从来舍不得吃一口。
由于腿残眼瞎,胡功甲老人整天只能躺在床上,夏天,胡四妹有空就坐在父亲床边,不停地用扇子帮父亲扇风驱蚊;天冷了,就帮父亲烧火炉取暖。有一天,胡功甲烤火时不慎引燃被褥,火势蔓延引发房屋着火,幸亏胡四妹及时赶到,急忙把父亲从大火中背出,才逃过了一场火劫。
两个儿女长大上学后,日子过得更加拮据。1995年,大女儿陈腊英考取高安师范,为了筹措学费,胡四妹东奔西走、求亲告友,开学前两天,还凑不齐学费,她一咬牙,向私人高息借款,举债万元让女儿读了三年师范。如今,女儿陈腊英已经毕业分配在一所村小学教书,当谈起母亲当年借债供自己读书的情景,仍忍不住泪水溢满眼眶。
1999年,胡功甲老人突患重病,高烧不退,咽不下饭菜,整天说胡话,口中不停地喊着胡四妹的名字,医生诊断后,摇了摇头,要胡四妹准备老人的后事。重病在身的胡功甲老人像一支风中摇曳的残烛,随时可能“油枯灯尽”,但女儿胡四妹并没有轻言放弃。父亲咽不下饭,她就每天用开水泡奶粉、白糖喂给父亲喝,8个月后,胡功甲脸上终于绽开了一丝虚弱的笑容。胡四妹硬是用真爱亲情将父亲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在胡四妹家那幢低矮的农舍里,笔者见到了躲卧在床的胡功甲老人,93岁高龄的他看上去脸色红润,思维清晰。他记忆很好,谈起往事,他仍能清清楚楚地说出自己所在部队的番号、首长姓名和参战的地点。听胡四妹的女儿陈腊英讲,外公原来的头发全是白的,奇怪的是,这两年反而渐渐变黑了,胡功甲把帽子取下时,笔者果然看到他的头发黑多白少。
由于长年的劳累,今年44岁的胡细妹也身患多种疾病,常感头晕、背痛,腿脚也不如从前了。背父出嫁二十余年,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大小的生活,她的遭遇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2000年5月1日,胡四妹来到安义县民政局,为父亲胡功甲补办了复员伤残军人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助费领取证,每月可领取95元的补助费。为了节省,一家人很少买新衣服,身上穿的都是村里人送的旧衣裤,至今,胡四妹一家还欠了1万多元的债务。胡四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93岁高龄的父亲,她说:“只要父亲在世一天,我就要好好地照顾他一天,父亲的健康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廖自如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