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三月十二日电(记者柳俊武)关心“弱势群体”正式写进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地方上引起不小反响,武汉街头一些非法经营者借机打起了“弱势群体”的主意。对此,专家吁请政府切实肩负起关心“
弱势群体”的重任,莫让其成为口号,莫让坏人钻了空子。
城市贫困人口、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农民是目前公认的“弱势群体”主流,他们的 许多实际困难和情绪确实值得高度
关注和帮助。武汉街头日前出现这样的广告:“进城工作没找到,无处安身;钱物被盗、被抢,身无分文……怎么办?请找金
鑫救急公司”。还注明了联系电话和地址。记者连日进行暗访后发现,这样的“救急服务公司”存在诸多疑点。一是这些“公
司”未经注册,二是仅有一个或几个人租房“办公”,三是运作方式完全靠受助者的“感谢费”来维持运转,其中的“陷阱”
颇多。
一位“救急服务公司”负责人说,落难的人在此住一天,住宿费人民币十元,饭钱是吃多少算多少,待与其家人或亲
朋联系上后,送(或汇)钱过来结清房租和伙食费。落难者往往要把家庭电话告诉对方以求家中汇款“感谢”。而近些天不少
家庭接到这样的“求助电话”而被骗的事件不绝于媒体。
武汉市工商局有关人士称,该局不会接受类似“救急”、“讨债”之类的公司注册,也不赞成成立这样的公司。
武汉市政协委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这样的“救急公司”,求助者宜谨慎行事。不能“病急乱投医”。他们认
为,救急公司的出现有其生存的土壤,政府应该切实肩负起“关注弱势群体”的重任,建立规范的机制。如交给社会来办,政
府也应对其有足够的制约力;否则,一旦出现欺诈、扣押人质等非法行为,将给政府主管部门保护求助者的正当权益带来困难
。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