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消费者的节日,然而对于许多“饕餮爱好者”来说,当明天他们再去东直门簋(guǐ)街吃饭时,就会发现,他们熟悉热爱的一些饭馆已经关门大吉了。今晚将是那里很多饭店营业的最后一天,今晚将会有更多的人去那里告别他们的所爱。
饭店萦绕离别情绪
昨天晚上,记者也来到簋街吃告别饭,经过东直门立交桥的时候,由于以往成串的红灯少了很多,连矗立在桥头的那一尊酒杯的铜雕塑也显得有些孤单。尽管立交桥边、东内大街南侧的一些饭店已经提前关闭,但位于路北的几家饭店依然生意红火。
在著名的“羊蝎子”门口,几名领位的“花童”见着客人仍然是一脸的热情,“几位?哥哥!”虽然可以称得上最后的晚餐了,但这里的客人是一点不见少。刚一坐定,负责点菜的小姐先递上一张名片,上面用圆珠笔写着:“羊蝎子”一部、二部因市政施工即将拆迁,新店正在筹划中。后面还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这位来自承德的服务员告诉记者,老板已经通知他们14日是营业的最后一天,新店的地址还没有确定,他们可以先自己找工作。末了,一位个子不高、头上扎着很多彩条的“花童”还留下了记者的电话号码,承诺“一有了新店马上通知”。
在金鼎轩饭店的门口,所有的保安和领位小姐都佩戴着一条绶带“本店迁至地坛南门”,一台东芝电视机正在播放着该店紧急赶制的录像带,画面上正是金鼎轩新开张的地坛店的内景,配着一个动听的女声讲解“簋街马上要拆迁了,金鼎轩东直门店也要同顾客说声再见,虽然簋街要消失,但是……”后面就是告诉顾客到地坛店怎样走,店内设备如何好等宣传。据该店总经理朱彦莹介绍,他们的地坛店早在2月初就开张了,营业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比现在的东直门店还要大一些,就餐环境、车位条件都要比现在的好许多。她还指着停在门口的一辆金杯面包车说,“我们还有专车把顾客送到那里。”同“羊蝎子”一样,每一位就餐的顾客都会收到一张名片,除了电话地址以外,不同的是下面多了一行小字,“送人体秤一台”。即便要拆迁了,还想着争夺客源,簋街饭店的竞争意识可见一斑。
并不是所有的饭店都像金鼎轩那样从容,在路南主营“褡裢火烧”的合运居餐厅老板赵大姐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告诉记者,她们是6日才接到的通知,说15日就要停业了,现在最大的难处就是不好找门脸儿,“我们到别处一打听,人家听说是东直门簋街的,就一下子提高了租金,谁让咱名声在外呢”。现在她暂时在亚运村附近找到了一个地方,但是对于一些老顾客来说,路程有点远。赵大姐还说,现在许多老顾客都过来吃饭,他们说:“往后再想吃这褡裢火烧、豆汁、麻豆腐就不方便了。”
为什么叫簋街
簋街东起二环路东直门立交桥西端,西到交道口东大街东端。在这条全长1442米的东内大街上,沿街共有各种商业店铺150多家,其中餐饮服务业100多家,约占东内大街全部店铺的60%以上。饭馆密度如此之大,全北京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条来了。至于簋街名字的由来,据说是来自老北京的“鬼市”。早年北京那些以贩卖杂货菜果为主的集市,后半夜开市,黎明即散,摊主以煤油灯取亮,远处看上去灯影憧憧,故名“鬼市”。还有一种通常的说法是东直门内大街餐厅生意红火,由于来此宵夜的出租汽车司机众多,大部分门脸儿都一直开到凌晨三四点钟乃至通宵,因此这里又被人称做“鬼街”。后来商委把这里命名为“东内餐饮一条街”,还修了酒杯的铜雕塑,就用上了有点文言的“簋”字。
簋街为何火
其实,咱北京的好饭店还是挺多的,为什么簋街成了最有名的地儿呢?让我们听听食客们怎么说。从事媒介工作的王女士认为,在这里吃饭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生活气息”,既然味道不错,价钱也不贵,营业时间长,还有一个特别宽松的环境,为什么不来这里呢?在嘉里中心上班的李先生平时应酬很多,都是在一些档次很高的馆子,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簋街那种随意的感觉,叫上三五个朋友,七八瓶啤酒,再来100只小龙虾,别提多美了。难怪记者的一个朋友曾经说过:试想一下当你忙活了一天,约上三五知己走在夜市街上的感觉,就算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喝,同样会感到惬意和舒坦。
簋街留给我们什么
1人们认识了一个字
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皿。远的不说,就在三五年前,要说认识这个字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如今,就算不一定能准确地把它写出来,但是看到就能认出的人肯定少不了。是簋街让人们又认识了一个并不常用的文言字,这恐怕是那些饭馆老板们没有想到的。簋街的名气也越叫越响,甚至进了北京的新民谣:上市融资同仁堂,皮棉夹纱八大祥,硕士扮出生旦样,簋街小吃千米长。
2“麻小儿”成了流行词汇
就像龙井和西湖的关系一样,说到簋街,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麻小儿”,而在夏天要吃“麻小儿”,首选的地点当然是簋街。要说夏天来簋街的人,大部分都是冲着“麻小儿”来的。“麻小儿”全称是麻辣小龙虾,是用大量的花椒和辣椒炒出来的小龙虾,颜色鲜红,味道鲜辣。小龙虾学名叫做“虫剌蛄,”,又叫螯虾,多产自南方,有些南方人始终也搞不清楚,为什么那些他们几乎不吃的所谓“小龙虾”却成了北京人的美味,在北京的夏天,经常可以看见几个食客坐在那里边喝边聊,佐酒的只有一盆“麻小儿”,而吃剩的虾壳早已堆成了山。有人已经把“麻小儿”现象总结为一种文化,不管您是否同意,簋街一天能走上万斤的“麻小儿”却是事实。
3成为流行菜晴雨表
不管是麻辣小龙虾,还是后来演化出的香辣蟹以及这几年风靡京城的羊蝎子、红焖羊肉、鱼头泡饼等都是先在簋街火起来的,有人说这儿已成了京城餐饮业的“晴雨表”。的确,如果什么风味能先在这条街火起来,再往其他地方发展,想必就容易多了。如今簋街上的100多家餐馆饭庄,囊括了川、鲁、粤、东北、火锅、烧烤等各种风味。从西南的麻辣烫,到中原的红焖羊肉、北京的涮羊肉等,品种多、风味全。
4夜生活的新去处
由于簋街的最大特点是24小时营业,所以这里也成了喜欢过夜生活的人常去的地方。据那些“夜猫子”介绍,夏天在这里遇见熟人的几率是相当高的。以至于有人甚至总结了最经典的夜生活经历:晚饭在簋街的餐馆儿吃到10点来钟,或娱乐或蹦迪或泡吧到1点多,第二天有事的就各回各家,没事的二话不说再回簋街,让麻辣小龙虾加啤酒的生活延续到凌晨5点,一顿清淡的包子、豆腐脑后再各自散伙。当然,由于夜生活多的人五花八门,这里难免也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5崭新的服务方式
如今您去吃饭,看到门口站着一长串服装统一的保安,您可能不会吃惊,但据说这种揽客方式也是最早从簋街发展起来的。尽管东内大街并不宽敞,但在簋街吃饭,您用不着为停车犯难。车子还没到门口,就已经有人在向您热情地挥手了,尽管车位不多,并且很不好停车,但三五个保安会看着您、指挥停车;有时车位满了,得,您车上的手刹也别拉了,人家还管推车;就算您的车把别人的车堵在里面了也没关系,到时候有人会叫您出来挪一下,实在不爱动,叫保安代劳也没问题,总之一个词———方便。其实,停车只是众多餐馆竞争的一个方面,而簋街的上百家餐馆竞争也提高了他们的服务水平。
还剩半条簋街可去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虽然各媒体报道簋街拆迁的话题已经很多了,但是许多簋街的餐馆老板并不认同,原因就是,其实这次拆迁的只是簋街靠东的一部分,而对西部北新桥一带的饭店没有任何影响。所以,爱好饕餮的朋友大可不必担心,虽然失去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好餐馆,但是簋街还有很多地方可去。
因为簋街的餐饮格局是一个哑铃形状,两头大中间小,最火的餐馆在东西两端。簋街东西两头的饭馆开一家火一家,中段却比较冷清。据分析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中间的饭馆不如两边的交通方便,第二是中段的饭馆数量较少,气势比不了东西两端。
记者昨晚在北新桥一带看到,满眼都是长串的红灯笼、等客的出租车、停满的车辆、就餐的人们……虽然明天“哑铃”少了一半,但是簋街的气氛还在,这也许算是食客们的一种福气吧。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