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张广奇 本报记者刘建
连发劫案
2001年12月24日,从常州开往上海的5063次列车裹挟着凛冽的寒风,风驰电掣地直奔上海。车厢内即将到站的旅客们做着下车的准备。突然,乘警接到列车员报告,12号车厢有 一名男性旅客昏沉沉地酣睡在座位上,情况反常。乘警迅即来到现场,发现此人满嘴酒气,似乎是醉倒了。但旁边旅客反映,半个多小时前他还非常清醒,不见他喝过酒;他曾与一名男子说过话,随后又喝了一杯咖啡。
不久,列车渐渐驶抵上海站,昏睡不醒的男子慢慢苏醒过来。他一摸手臂和口袋,连呼:“坏了,坏了,我的东西被人偷走了。”
男旅客喝了几口清水后,急躁不安的情绪才稍稍稳定下来。他告诉民警,自己本来是要到昆山去办事的,在途中认识了一名男青年,两人便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为了表示初交之情希望得到延续,两人相互留下了手机号码、家庭地址和姓名。之后,男青年热情地为他买了一杯咖啡。喝了咖啡10分钟后,他感到头晕,不知不觉便睡着了。男旅客说自己随身携带的两枚金戒指、一条金手链、一部手机以及1400元人民币都不翼而飞了。警方判断这是一起麻醉抢劫案。但周围乘客与男旅客仅能提供的情况是,那名男青年个子不高,皮肤较黑,牙齿特别黄。
2002年1月2日,上海火车站候车室又发生了一起重大麻醉抢劫案。
当天下午,上海铁路公安处上海站公安段接到报案,称一名旅客在上海站3号候车室喝了他人赠饮的咖啡后,昏昏沉沉地上了火车;火车开出几小时后才发现身上的财物被洗劫一空。
被害人何某同时告诉警方,对方年龄约三十岁左右,体态较胖,小眼睛。
针对仅隔几天竟连续发生两起恶性麻醉抢劫案的情况,上海铁路警方立即在沪宁、沪杭线上展开了大规模的侦查工作,并将侦查视野延伸到南至闽、浙、赣,东到苏、皖等相关地区。
获取指纹
在第一起麻醉抢劫案中,犯罪嫌疑人在被害人通讯录上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侦查员们估计可能是假号;为慎重起见,侦查员还是查了此号,果不其然,那个手机号码是贵州的一个号码,与此案毫无瓜葛。不过,侦查员还是在这本通讯录上提取了犯罪嫌疑人两枚清晰的指纹。
1月7日,苏州市公安局刑事犯罪中心传来好消息,经过指纹比对,犯罪嫌疑人留在通讯录上的指纹与一名叫詹凤根的人指纹完全吻合。此人于2001年7月份在苏州因扒窃而被治安处罚,是贵州籍人员。
1月11日,专案组在贵州省安顺市将詹凤根抓获。经审查,詹交代,本来想在列车上偷点钱,后来临时起意麻醉抢劫,此前也没有做过类似案子。这与侦查员的分析完全吻合。
故伎重演
就在“12·24”麻醉抢劫案告破的前一天,“1·2”麻醉抢劫案也顺利告破。
“1·2”麻醉抢劫案发生后,铁路警方认真分析了发案的过程,认为此人是作案老手,据此,专案组立即进行全面布控。
1月10日凌晨5时许,又一列K848次旅客列车抵达上海站。拥挤的人群中,侦查员突然发现一名与“1·2”案件犯罪嫌疑人特征相似的“小眼睛”。只见他和一个带着大包小包的年轻人在临时补票处买了两张车票,然后两人就往三号候车室走去。
只见两人到了候车室后,坐在一起聊天,“小眼睛”显得心神不宁,不时东张西望。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两人躺了下来,似乎要休息。“是不是盯错了人?”正当侦查员狐疑时,“小眼睛”却又站了起来,和同伴嘀咕了几句,从包内掏出两包速溶咖啡,并示意对方去泡水。冲好咖啡后,递给年轻人,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这时,年轻人开始在座位上左右摇摆,而“小眼睛”则趁机在年轻人身上掏了起来。
六名守候伏击的侦查员见状同时出击,当场缴获了他刚得手的1200元人民币。据犯罪嫌疑人———“小眼睛”陈林交代,他从2001年1月6日到今年1月份,先后在461次列车、上海火车站、K849次列车等处实施麻醉抢劫4次。
近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即将被起诉。上海铁路警方忠告旅客,出门在外务必留心,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更不要喝陌生人的任何饮料。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