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从5月1日起,去杭州的公厕不用交钱了。实行免费服务后,公厕的承包者无疑会损失一大块收入。环卫部门担心,原来的那批承包人会不会都逃光了?
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昨天举行的下城区市容环卫局10座公厕投标会上,有8座找到了主人,而且大部分承包者是老面孔。
看着是亏本生意,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做呢?已有多年管理公厕经验的王林给记者算了笔账。公厕免费前,一类公厕每年的收入有6万多元,除去水电费、维修费和工资等外,还要上缴一部分,剩下也就1万元左右。现在每年可从市容环卫局获得1.5万元,剔除成本,少说也有七八千元的纯收入。对外来务工人员来说,这可算得上是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
在外地人眼中是香饽饽,本地人却对承包公厕不屑一顾。从招标报名到投标,没有一个是本地人。杭州市环卫局负责人推测说,一是怕没面子,整天与臭气为伴,以厕所为家,觉得说出去不好听;二是嫌钱太少,每个月500元钱,又那么吃力,实在划不来。(通讯员 杨小燕 本报记者 金振东)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