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学生乞丐』神秘面纱(下)
探访“学生乞丐”的富裕老家
本报记者陈琦岩见习记者李振村
今年4月初,本溪市公安局北地派出所的干警在执勤时将一名假扮成“学生乞丐”的女骗子抓获,这个女“学生乞丐”在短短一上午的时间已经接到好心人的捐助近百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在这名女“学生乞丐”的身上有一张前一天才刚刚发往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石槽乡某村一组的汇款单,收款人名为谢之京,汇款金额为300元。女“学生乞丐”一口咬定,她是石槽乡第二中学初二的学生,谢之京既是她的班主任又是学校的校长(详见昨日本报12版报道)。
女“学生乞丐”的家真的如其所说“父亲因患胃癌不治而亡,家中欠下万余元的外债,她与母亲相依为命,并面临着辍学的困境……”吗?谢之京究竟是何许人也?一个个等待破解的谜团使本报记者决定赶赴河南,直奔郸城县石槽乡。
【新闻背景】“乞丐村”已是远近闻名
在去往郸城县的行程中,记者向身边乘客打探女“学生乞丐”家所在的郸城县某村的情况,这位刘姓乘客告诉记者,郸城县的这个村子,以前确实很穷,因为那里交通闭塞,不过这几年好像是突然间就富了起来。几天前,他刚刚去过一次,与以前大不一样,那些低矮的房子变成了大瓦房,有的人家还盖起小楼房。
一听见我们在谈这个小村子,车上几位乘客都来了精神,其中一个乘客告诉记者,他有一个亲友就在那个村子里住,听说村子里在外面打工的人特别多,而且往家汇款的频率也特别高,很多人都打听他们在外面干什么。村里人说是在外面要饭,所以,现在一说起那个村,大家都不叫它本来的名字,都直接叫它“乞丐村”。
【新闻事实】当地中学并无“谢之京”校长
在正面接触谢之京之前,记者先向石槽乡所有中学打电话,核实谢之京的校长身份。在当地的三所中学中,记者只找到一个姓谢的校长,但他的名字根本不叫谢之京。
在确定谢之京不是校长的身份之后,我们开始按照汇款单上的地址拨叫“乞丐村”村委会的电话。对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村确实有一个叫谢之京的人,今年50多岁。
“乞丐村”生意好做
为了避免与谢之京擦肩而过,记者起了个大早,5点未到便踏上开往“乞丐村”的大巴车。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大巴车司机将记者扔在一片小麦地的旁边,并指着远处依稀可辨的房子说:“‘乞丐村’就在里面,你们必须走着进去,车进去了就出不来。”记者一路打听着,搭乘一辆毛驴车,向着“乞丐村”的方向走去。在行进了大约一个小时后,眼前的“乞丐村”已经开始有模有样。
如果不是事先听人介绍,并有路人指点,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那个女“学生乞丐”称为“村子也贫穷落后”的“乞丐村”。村子路口便有两座刚刚盖好的二层砖瓦房,几个瓦匠正在精心地修补墙面,听说是要准备在上面镶瓷砖。走进村子,几乎家家都是翻盖的砖瓦房,不仅结实,外形也各有特色。迎面走过来一个推车卖肉的小贩,记者上前问他为什么这么偏僻的地方还要推车进来卖肉,小贩笑着回答说,别看这里距离大道远,但是这里买肉的人多,生意好做。
走进村子之后,记者开始查找谢之京的家,可是连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而且很快都躲开了。不明就里的记者只好询问仍在村子里四处转悠卖肉的小贩,他告诉记者,这个村子最害怕陌生人,因为这个村子在外面打工的人太多,来这里的外地人也很复杂。记者在花了“小费”买通这个小商贩后,他一路顺利地领着记者直奔谢之京家。
【新闻目击】谢之京称,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妇在辽宁“打工”
在一座两层楼高的大瓦房前,记者见到了谢之京。这个50多岁的汉子,黑黑瘦瘦,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一身脏兮兮的大棉袄,说起话来粗声粗气。看到一个陌生人来访,谢之京显得很警觉,记者立刻询问他是否有亲友或子女在辽宁打工,谢之京回答说可能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妇在辽宁,记者立刻表示是他们的朋友,这一回出差到这里,顺便来看看。听说是儿子的朋友,谢之京脸上有了笑模样。谢家住一座相当豪华的二层小楼,楼外侧全部用瓷砖罩面,并拼有许多图案。
谢之京说,“要饭虽然不好,但挣的不少”
谢之京告诉记者,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现在,儿子都结婚了,他们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女儿也出嫁了。平时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几个儿子的孩子由他们看管。这间大房是大儿子的,房子是1999年盖的,也是村里第一批盖的二层楼,那时候确实气派,但现在有点过时,大儿子准备回来再翻盖一座。另外几个儿子都跟村里其他人一起出外打工,每年也都不少挣钱。记者立即询问他是否知道在辽宁的那个儿子和儿媳妇在干什么,谢之京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要饭虽然不好,但挣的不少。当记者告诉他事情的经过时,谢老汉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现在放了没有?当记者说已经没事时,谢老汉叹了口气说,那就告诉他们先换个地方吧。
“乞丐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靠行乞发了家
记者在谈话间仔细环顾了谢家的屋子,房里面没有多少家具,电视等家用电器整齐地摆在角落里。正当记者准备离开时,里屋响起了电话铃声,谢之京笑了笑说,这是前年安装的,主要是为了和孩子们联系。短短几分钟后,谢之京笑着走出来说,他的一个在北京“打工”的儿子往家里寄回点钱,让他等着取。记者随后赶到石槽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乞丐村”确实是这几年富起来的,主要的致富经验就是外出打工,至于打工人员在外面从事什么职业,镇里并不掌握。但据了解,“乞丐村”现有的人口中却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外面靠行乞发了家,他们村的楼房就是最好的见证。
一首歌声,两份祝福,万张贺卡免费送母亲!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