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遍访成都龙泉驿城区,最后才在东大街下段发现了城区内仅存的一处吊脚楼。然而它也正面临拆迁的命运。
吊脚楼内是一个几户人杂居的小胡同,它是川西平原很有特色的一种建筑。谭素清老人是胡同里的长者,今年86岁。她10多岁便住进了胡同。楼主姓陈,在旧社会是一个舵爷,其子解放前乃一方保长。解放后,吊脚楼收归国有。谭素清在这里住了70多年。对于吊脚楼 的“年龄”,谭素清称,她入住之时,吊脚楼已有些老了,谁也没有告诉她楼有多“大”,但它是古驿风情的代表建筑。
据资料记载,龙泉驿早在公元700年即置县,相继名东阳、灵池、灵泉,至明、清,官府在此设驿站,始称“龙泉驿”。上世纪70年代末期,龙泉城区还是以“吊脚楼、石板路”为骨架的小集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古驿旧貌换新颜。随着城市危旧房屋改造的全面铺开,昔日的石板路上消失了“哒哒的蹄声”,吊脚楼摇身变成了现代化的高楼。
龙泉驿区有关部门人士称,拆掉吊脚楼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必走的一条路,正是历史进步、城市发展的表现。按规划,最后这个吊脚楼也将拆掉。对此,另有一部分熟悉古城区历史的人提出了“能否留住最后古驿风情”的问题,并建议将最后的这个吊脚楼打造成一个旅游点,将吊脚楼周边建成古驿风情一条街,这既可发展经济,还可让怀旧者多一个重温历史的场所。在龙泉驿区,目前形成两派意见,并引发了一场建设性的争论。(记者郑颖)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