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无论你到过抑或没到过百万葵园,你都不难感受到来自葵园的金黄色、烤人的“热”浪:今年“五一”前夕,广州市政府在百万葵园朵朵耀眼的葵花下,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后,金黄、硕大的向日葵图片频频出现在报章上、广告上,牢牢地抓住人们的眼睛;“五一”节刚过,有报载:番禺万顷沙的百万葵园,是全国最大的观赏性葵园,占地26万平方米,遍地葵花反季节开放,十分美丽壮观。它迎来了数公里长的车龙,游人如鲫……
葵园的轰动,令许多人始料不及。可有谁知道,它源于一个偶然,一个独特而大胆的创意。
葵园灵感来自一则短消息
在番禺区南端的百万葵园,记者见到了百万葵园园主谭剑兴先生,这个身着火红色运动T恤的中年人,洋溢着向日葵般的热情。他告诉记者,创办百万葵园的灵感来自去年10月8日《粤港信息日报》上一则巴掌大的消息。这消息称,一个台湾年轻人开办名为“向阳”的农场,种下1万棵向日葵,供人作向日葵知识之旅,很受欢迎。消息虽简短,却引起谭剑兴丰富的遐想:在广州这个国际花园城市,建起一个偌大的葵花园,该多么匹配,也一定会大受欢迎。
那时的谭剑兴,对向日葵知之甚少。于是,他和员工们“粘”上互联网,寻找一切与向日葵有关的资料和信息。员工亚威告诉我们:“那段时间,我们上网到深夜一两点是经常的事,找到的资料用A4纸打印足足有几厘米厚。”
谭剑兴兴奋地说,原来,向日葵的文化内涵是那么丰富———向日葵,因追随着太阳生长,被誉称为希望之花。它以挺拔的身躯和高昂的脸盘以及鲜艳夺目的黄色花瓣,向人们传递着健康、向上的情感,是追求光明和幸福的象征……
我国唐朝诗圣杜甫、宋代大散文家苏辙为后人留下了吟颂葵花的名句……
我国家喻户晓的大型史诗《东方红》,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向日葵的形象,万众高歌着“葵花朵朵向太阳”,寓意着民心所向……
当今世界有三个国家都以向日葵作为国花,他们是俄罗斯、秘鲁和玻利维亚……
“不怕人见笑,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梵高和他的《向日葵》油画,这幅《向日葵》还拍卖出2250万英镑的天价。这些都说明,不分东方西方,不分男女老少,只要热爱阳光,热爱生活,就喜爱向日葵,这是我创办葵园的信念。”谭剑兴满怀激情地说。
向日葵常年开花有奥秘
谭剑兴“相中”番禺万顷沙镇新垦十五涌的沙田,看中的是这里优美的田园风光:一片连一片的蕉树、蔗林、稻田、荷塘,满目宝绿。但他更看中万顷沙镇领导对他的信任。他说,镇领导不是那种嘴上挂着“研究研究”的领导。
有了场地,还需有种植向日葵的技术。怎样才能让向日葵能一年四季开花,而满足游客的观赏需要呢?谭剑兴请教了专家。北方向日葵研究所的一位副所长再三劝告他:先研究一两年,等积累经验后再种向日葵吧。台湾的专家也重言告诫不要冒险。但是谭剑兴说:“我定下的目标不会轻易放弃。”
谭剑兴终于找到植物生长的奥秘,那就是“积温”。即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只要积累了一定的温度,植物就能开花。谭剑兴想,依据这个理论,只要老天不下雪,有阳光,不管春夏秋冬,向日葵积累了一定的温度,常年开花不成问题。
尽管有专家告称,从未尝试过让向日葵在冬季开花,但谭剑兴还是在去年冬天,在自己的办公室天台上,试种向日葵。
春节来了,试种的向日葵开花了,这证明了,向日葵一年四季都能开花,谭剑兴高兴得跳起来。他的鸿图大计逐步形成:葵园逢“五一”、国庆、元旦、春节四大节日,保证百万葵花按时绽放,平时保持有20万朵葵花盛开。
百万葵园的筹建速度快得惊人:去年10月构思,11月签约,今年4月26日开业。仅半年时间,百万朵向日葵绽开金色的笑脸,迎接“五一”黄金周。
新垦从没来过这么多人
今年“五一”节,是新垦人意想不到的日子,用万顷沙镇党委书记罗杰明的话说,是创造奇迹的日子。据统计,“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15万人,其中5月2日那天游客达5万人,创下新垦历史上接待客人最多的纪录。
一些新垦人怎么也搞不懂,那个被他们看作是“傻佬”的人,种植的那片葵花田,竟引来这么多人观赏。5月1日那天大清早,旅游巴士、各种大小车辆,一下子在两车道的公路上,排成10公里的长龙,新垦前所未有地出动了140多位警察和干部维持交通秩序。
目睹蜂拥而至的人们,谭剑兴的心里乐开了花。他发现游人的兴致高涨:有一家人,身着印有向日葵图案的衣裳前来观赏葵园。有个游客看着硕大的葵花激动万分,他打通手机告诉妈妈:“阿妈,我看到向日葵了,很靓啊!”游人对向日葵的热爱,印证了谭剑兴开办葵园的初衷。
罗杰明说,这个只有4000人口的新垦,从来没有承受接待这么多游客的压力。据说,节日期间饭店食客每天爆满,收银员从早上9时干到晚上9时,收钱收到手软。米铺早早关门,因为游客就餐人数剧增而使大米脱销;海鲜市场生意出奇地好,当地的特产“鱼干”卖个精光,海鲜小摊档日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两万元。海鲜价格也上升三成……
罗杰明认为,百万葵园的成功开业,带动了新垦的人流物流,带旺了当地的经济。这一轰动现象,引起镇政府对今后发展的重新思考。他说:“镇政府今后将看重百万葵园的发展,不希望‘五一’的辉煌仅为昙花一现。希望它不断推出新项目,吸引游客。”
本报记者蔡璧 王毅毅
世界杯新闻订阅:精彩进球,一个不容错过!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