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6月25日电(记者张梁孟华)近日,记者在天津市青泊洼劳教所看到了一些吸毒者的自白,吸毒带给他
们的是事业、亲情、友情……的一一离去。他们谈的最多的是,别去尝试吸毒,因为那不是你意志所能左右的!
以下是一位吸毒者的自白:吸毒导致人格异常、思维混乱吸毒导致疾病缠身、身体素质下降吸毒对社会、对家庭、对
个人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这些事我从课本中学到的,更是我的亲身经历。我是一名戒毒劳教人员,今年三十岁,吸毒史近九年。当然这九年中
我曾经多次因吸毒被处理,两次被劳教,毒品留给我的是许多可怕的回忆。
曾几何时,我带着几分自信、几分稚嫩、几分执著离开校园步入社会,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试着去创造属于
自己的天地。由于肯吃苦、爱动脑、在打工中经常能受到领导的表扬,这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后来,我开始不甘于现状,
和朋友一道经营起了小商品批发,几年下来,也有了一部分可观的积蓄。我开始学着享受生活,出入娱乐场所,讲究吃穿。一
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海洛因,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吸了后来使我的人生之路走向毁灭的第一口。渐渐的我对其他的事
情失去了兴趣,转而拿吸食毒品当作了最高档次、最高消费的业余爱好,且乐此不疲,很快我意识到自己已经“上道”了,于
是我想到了戒毒。这次戒毒再简单不过了,就是“生挺”,虽然成功了,但也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涕泪横流,万蚁噬心,
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感觉,也第一次对毒品产生了刻骨铭心的恐惧。(记者点评:随着我们国家的富强而富裕起来的“他”
,放松了自己的人生观学习,开始享受生活,进而走上吸毒之路,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
好景不长,很快,我又开始复吸,原因很简单,我摆脱不了那种渴望,无论喜怒哀乐都想吸上一口。现在回想起来,
那时候的我已经开始人格变异,对身边几乎所有的事情变得漠不关心,失去了责任感,生意也是一落千丈,无力维持。没有了
钱,选择“以贩养吸”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们管这叫“拼缝”,无非就是从“上家”买来毒品,扣除自己所用的量,再用同样
的或更高的价钱提供给“下家”。“下家”则是被称作“隐性吸毒者”的,也就是自己身边的朋友之类的人。这就象传销发展
“下线”一样,是呈几何状,金字塔形发展的,那时的我已经是彻头彻尾的“白粉”的傀儡,身体消瘦、面色蜡黄、嘴唇焦黑
,用量也一天比一天增加,我开始选择静脉注射。1997年,我被公安机关抓获。在拘留所里,我彻夜无眠,两便失禁、四
肢痉挛、呕吐不止,心脏上仿佛爬满了蚂蚁,痛痒难耐,当时,我想到的不是借此彻底的告别毒品,而是想着出去后一定要美
美的打上一针。(记者点评:专家说,“一日吸毒、终生想毒、终生戒毒”。因为吸毒,朋友、家人、事业先后离“他”而去
,身处拘留所的“他”却没有抓住机会,彻底改造自己的思想,反而想着使“他”失去一切的毒品,这是一件多么可怜的事!
)
记得以前的我很敬业,每天骑着自行车几个小时地跑业务,随着毒瘾的增加,再也没有精力了,后来开始撒谎,跟任
何人撒谎,每天唯一的信心就是必须把烟拿到,现在的我什么都丢掉了,金钱、事业、亲情、友情还有自己原本健壮的身体…
…
2000年,我因吸毒再次被劳教。在劳教所,干警们给了我生活的信心,他们把我们劳教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我
有时很心疼这些干警们,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就象护士一样随叫随到。有一次,我的脚气犯了,裂了个大口子,他们是那样
的关心我,这一点一滴我都会记在心里。
我的改造现在很顺利,我不想再去提及自己的过去,我渴望新生,渴望重新开始,那使我白活三十年,把吃饭、睡觉
都变成业余爱好的毒品现在让我可笑。我只想说,我不会再去碰毒品了。顺便奉劝大家一句,如果你不想象我一样,或是比我
更惨的话,别去尝试第一次,因为那不是你的意志所能左右的。(记者点评:“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
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请不要在你本应灿烂的人生旅途上涂上灰色的一笔!)(完)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