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珍与淇淇短暂的共同欢乐时光,让张先锋久久难以忘怀 张先锋为湖北省中学老师介绍长江流域白鳍豚保护知识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挽救白鳍豚,它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人类消灭的鲸类物种。我国科学家认为:由于长江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趋势,白鳍豚已不可能在长江中安全生活下去
胡伟鸣(湖北)周国强(湖北)摄影报道
武汉痛失国宝“淇淇”———世界惟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于2002年7月14日辞世。
负责白鳍豚研究保护的专家张先锋介绍说,当日上午8时,饲养员准备给淇淇喂食时,发现它已“沉睡”水底。淇淇体长2.07米,体重98.5公斤,约25岁,在淡水鲸类动物中属老龄,相当于人类70多岁。
1980年1月11日,湖南农民在洞庭湖口的长江边打鱼时,遇到一头搁浅的白鳍豚,也就是后来的淇淇。今年75岁的中科院水生所白鳍豚研究室首任主任陈佩薰介绍说,22年前,她亲手将淇淇接到武汉。中国现代鱼类学之父中科院伍献文教授“激动得像抱了个孙子”。
当时天下着大雪,一行人在吉普车内瑟瑟发抖。由于淇淇身受重伤,大家生怕路上有个什么闪失,惴惴不安。
淇淇接到武汉后,居住在白鳍豚馆,里面安装有先进的调温系统,常年水温控制在23℃至25℃之间。
过去能看到白鳍豚的人很少,捕捉一头活白鳍豚更是难得。淇淇的到来,让研究人员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使我国的淡水鲸类研究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目前位于国际领先的水平。
当初,人们对白鳍豚吃什么都搞不清楚,曾把馒头、肉做成鱼的形状给淇淇吃。后来才发现,白鳍豚只吃鱼,且1天的食量占体重的8%—9%。
白鳍豚淇淇在人工饲养下存活了22年半,是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4头淡水鲸类之一。
20多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淇淇的饲养,在白鳍豚的饲养学、行为学、血液学、生物声学、繁殖生物学、疾病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产生了一批科研成果。
淇淇已成为人类与白鳍豚交流的“亲善大使”。它曾两次入选邮票画面,多次成为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吉祥物,对唤起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淇淇被捕获时曾严重受伤,来到水生所后,经过4个月的救治才痊愈。1996年和2000年又大病两次,经过科研人员的抢救和精心护理才转危为安。从今年起,淇淇年迈多病的迹象越发明显,食量下降,从壮年时的每天10公斤鱼减少到不足5公斤,活动能力减弱,体重减轻。
淇淇死后,中科院水生所对它进行了解剖,各内脏器官已取样冷藏保存。专家初步分析认为,年老体衰可能是淇淇死亡的根本原因。
淇淇之死震动了海内外,各方面唁电、电话纷至沓来。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和香港海洋公园等均发来唁电,日本、美国等国的鲸类研究机构也纷纷发来了慰问邮件。美国动物保护专家亨利说:“我有幸成为看到淇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外国人之一。它为我们联接起另一个世界,一个正在消失的世界。”一位不知姓名的朋友给张先锋发来手机短信息:“淇淇走了,很多人只能通过图片认识白鳍豚。”
著名水生物专家陈佩薰研究员说,淇淇最大的缺憾是没有生殖繁育后代。虽然科研人员为它准备“婚娶”多次,但一次都未“圆房”。精子也没有保存下来。
英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绵羊“多利”后,人们开始关心白鳍豚能否克隆。白鳍豚研究保护的专家王丁博士认为,克隆白鳍豚从理论上讲可行,但实际操作起来难上加难,一是克隆羊有3个母羊体,一个提供乳腺细胞,一个提供未受精卵生成的胚胎,最后又植入另一个母羊体内。而要捕捉一头雌性白鳍豚就需耗资近百万。二是白鳍豚是水生动物,它与陆生动物相比,取体细胞和卵子以及将其放入子宫,其难度要大得多,不容易操作。三是克隆后,基因多样性消失,将会导致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下降,使物种走向灭绝。
白鳍豚人工饲养保护专家张先锋博士表示:“没有了淇淇,我们还是要把这项研究坚持下去。”可怎么研究呢?
陈佩薰说,只有再捕捉白鳍豚。曾有专家建议,尽快捕捉2—3只白鳍豚,放进白鳍豚馆,进行人工饲养条件下的研究,并尽早建立白鳍豚体细胞库,保存其遗传物质。
据悉,去年农业部在武汉召开捕捉白鳍豚计划会议,落实了今秋“捕捉方案”。可事情谈何容易,经科研人员连续三年的观察,白鳍豚数量逐年递减。1999年,农业部组织长江白鳍豚同步考察,只观察到5只白鳍豚。
素有“活化石”之称的白鳍豚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物种,从陆生转为水生,经过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白鳍豚在长江生活了约2500万年,如果不是很大的生态变迁,它是不会灭绝的。
白鳍豚简介
白鳍豚流线形的身体像一条大鱼,它的背部蓝灰色,腹面洁白。如果由上往下看,蓝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为一体,若是从水底向上看,白色的腹面与水面的光线接近。
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的上颌和下颌的每侧各有30多枚牙齿,可以将鱼咬住不放。它不进行咀嚼,而只把捕到的鱼囫囵吞下。由于在水中游泳会消耗很多能量,因此它必须吃大量食物加以补充,白鳍豚每天所吃的鱼约相当于体重的1/10。白鳍豚的眼很小,只有绿豆粒大,虽有感光功能但分辨能力很低。它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
白鳍豚的体形虽然像鱼,但仍保持着哺乳动物的共同特性,它有36度的恒定体温,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仔豚必须潜水到母豚的腹部找到乳头,才能吃到奶,吃几口就得出水呼吸一次。这样反复几次,才能吃饱肚子。
1981年9月,我国地质工作者在广西桂平县发现了一块下颌骨化石片段。这件下颌骨化石属于一种古老的白鳍豚,叫原白鳍豚。它记录约2000多万年前的古老性状。人们把保留着古老性状的现代生物称为活化石,白鳍豚就是一种活化石。
古代的长江是白鳍豚宁静舒适的家,那时候,人类只有原始的舟船和渔猎工具,长江保持着天然的生态系统。那时的长江,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螺旋桨的呼啸,没有危及白鳍豚的渔具,没有化学毒物的污染。那时的长江,生物资源丰富,充满勃勃生机。在当时长江中,白鳍豚家族兴旺,随处可见。
今天,长江流域人口在增长,经济活动在扩大,使生态系统发生急剧改变,白鳍豚数量严重下降。白鳍豚是一种古老的水生动物,不能适应现代化船舶急剧增多的新环境,有时会被轮船的螺旋桨打伤或者击毙。
另外,长江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使白鳍豚的食物减少了,但遭渔钩、渔网伤害的机会却增多了。有些不法分子非法在长江上炸鱼或用电捕鱼,发生了多起炸死、电死白鳍豚的恶性事件。工业废水、有机农药污染长江,也危害着白鳍豚的健康。
在1980年代,长江中常有白鳍豚的尸体被发现,其中1984年发现的尸体竟达18具。它们有的是被轮船的螺旋桨打死的,有的是被滚钩、“迷魂阵”等非法渔具杀死的,也有遭受污染而病死的。到了90年代,长江中残存的白鳍豚已经很少了,但发现白鳍豚尸体的不幸消息仍从各地传来,1992年有2具,1993年-1996年每年各有1具。这对于濒临灭绝的白鳍豚无疑是雪上加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