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的在田野上辛勤耕种,有的灵活地做起生意,有的大胆投资办厂……
三峡移民创业一年有成
到今年8月15日,先期到达广东三水的三峡移民已整整一年了,他们的生活过得怎么样?
日前,笔者专程到三水市的移民新村走了一趟,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田地里绿意正浓,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一个个戴着草帽的移民在辛勤地耕作;小作坊里机器欢快的轰鸣声,汇成一曲三峡移民自力更生的创业交响乐,回荡在三水大地。我们走访了几个移民,记录了他们创业的艰辛和欢乐。
希望寄托在田野上
[许国荣:亏了我还要种地,我希望能够带动村里的人都来种地。只要我掌握了信息和技术,产量上去了,路子走对了,就不会亏本了。]
许国荣几十年没有种地了,去年从重庆巫山县迁移到了三水市大塘镇新岗村,他又扛起了锄头,还一口气种了15亩地。这位46岁的汉子,是一个勤劳的耕作者。他悄悄地告诉我们,在巫山的时候他做过粮食加工厂的厂长。到这里后,由于年龄原因他不愿意到工厂打工,也不愿意看着地荒起来,就开始种地了,还把别人不愿意种的地拿了过来。他认为种地也是有希望的。
虽然许国荣没日没夜地耕作着,但是第一季种的玉米、黄豆都干死了,亏了上千块钱。许国荣开始认真地学习一年前三水市政府印发给移民的有关种植、养殖的知识读本,还看了一些资料书籍。他又筹划着种植四季葱、芹菜、香蕉,准备把损失夺回来。
在他的地里有一个大蓄水池,是当地人免费用挖土机帮他挖的。他想在周围种芹菜,种好了可以赚好几千块钱。望着这片还未给他带来收益的土地,许国荣充满了希望。
在返回的途中,许国荣看见当地农民正冒雨劳作,他动情地说:“当地人都能够这么勤快,为什么我们不能勤奋一些呢?只要种好了地,生活会越过越好的。”许国荣还有一个愿望,就是管理好村里的文化室,宣传科学种田的知识,带动大家一起勤劳致富。
小豆芽里做文章
[许国春:把豆芽做好了,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再做豆腐和养猪。苦和累算不了什么,靠双手致富很快乐。]
见到许国春是在三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里,因为交通事故,他的腿摔断了。从他的谈话中,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经营头脑的人。 移民到南边镇新鹤村后,他调查发现,西南镇中心市场卖豆芽的不多,而这里的人又非常喜欢吃河粉炒豆芽,豆芽市场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人们等着分配工作时,他开始从小小豆芽里探索自己的致富之路了。
“虽然做过豆腐,但是豆芽不会做,只有向别人请教。”几经辗转,他从江西一个豆芽场买到了生产豆芽的技术资料。书本上的东西毕竟与实际还是有一段距离,许国春和妻子照着书本一次一次地试验,但始终掌握不好技术,一段时间发的豆芽都烂掉了,但他并没有气馁。他投资4万多元兴办的豆芽场在去年10月1日开张了。今年1月份,他成功地掌握了生产豆芽的技术,生产出了优质的豆芽。他买了一台旧车,奔跑于各个市场。为取得竞争优势,他打出了“移民牌”,春节的时候他把“三峡移民给三水人民拜年”的横幅挂在了车上,不少人纷纷购买他的豆芽,市场逐渐打开了。
现在,他的豆芽已经卖到了南边、乐平、西南等镇。由于他的豆芽质优价格合理,不少单位的食堂都乐意选购,最高峰时,每天能卖出1000多公斤,每月的毛利润近万元。市场拓展开了,豆芽的需求量也大了,许国春又雇佣了两个老乡帮他。他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许国春并没有满足于做好豆芽生意,目前能养几十头猪的猪圈已经在各方的支持下建起来了,生产豆制品的设备也添置了一些。“由于资金紧,还没有买猪苗,过些时候筹到钱就全面投产。”许国春总是充满着热切的希望和自信。
引资投资路更宽
[邹厚斌:我和光奇商量过,准备扩大厂的规模,再增加两三百平方米厂房,买几台大机器,到时可以增加到20个人的就业机会。]
我们刚走进乐源村,就听见机器的轰鸣声,那是移民邹厚斌和朋友晏光奇一起投资100多万元建起来的齐隆花边厂正在生产。目前,这间厂是三峡移民在三水投资规模最大的厂。
在村委会办公室改建的厂房里,我们见到了晏光奇,邹厚斌去接刚移民到高明的老乡去了。晏光奇和邹厚斌是老乡,但没有移民到三水。他原来在汕头办厂,邹厚斌是他的生产厂长。“厚斌邀请我到这里办厂,他有考虑,想为村里引进一些资金,增加村里的收入,还可以解决一些劳动力就业问题。我考虑了很久,虽然我的运输成本要增加一些,但还是同意了。”邹厚斌把自己的老板拉了过来,自己也投入了20万元的资金。
目前,该厂已经拥有6台编织机、4台电脑绣花机。生产的产品销往珠三角地区,部分产品还出口到美国、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正聊着,邹厚斌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去年8月17日,邹厚斌移民到三水的第三天就当选为乐平镇乐源村村长。“我和光奇商量过,准备扩大厂的规模,再增加两三百平方米厂房,买几台大机器,到时可以增加到20个人的就业机会。”
“花边厂与村里签了10年的合约,每个月缴500元的租金。10年后,这些厂房都将成为村里的集体财产,无形地为村里增加了集体收入。”
“在村里的会上,我经常讲,现在是知识社会了,必须要有知识。要鼓励大家多读书,努力培养下一代。村里有条件了,要奖励那些读书成绩优秀的。”邹厚斌虽然只有32岁,面对村里的未来,他有着厚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报记者 张海燕 特约通讯员 黄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