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飞庙择日搬家  张飞庙择日搬家
明年6月30日以后,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发电,水位将提升到135米,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阳县张桓侯庙(张飞庙)的屋基最低处只有130米,张飞庙的搬迁迫在眉睫。近日,有消息传来,这个三峡工程中最大的文物搬迁项目,将于10月8日正式进行,预算耗资达7000多万元。
这个工程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文物的拆迁必须遵循“搬旧如旧”的原则,张飞 庙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将整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那么,时至今日,搬迁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怎样实现文物的“搬旧如旧”?张将军的新家与旧家有没有不同?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走进了云阳县……前期顺利
夜幕降临,云阳旧县城对岸的张飞庙仍然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数艘豪华油轮在码头边一字摆开,将庙宇周围映衬得如同白昼,此时,正是这座千年古庙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
然而,游览这座千年古庙时,每一位游客都会被导游告知,明年的7月1日,古庙依然会保持原有的布局和形态,在新的地方开门迎客,而古庙的原址,将在三峡工程完工以后,永远地消失在水位线以下。
来自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局的消息,这座千年古庙搬迁动工的时间是:10月8日。而此时,张飞庙虽然表面上一切依旧,准备工作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据云阳县文物保护管理所陈源林所长介绍,早在1998年4月,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司长孟宪明与重庆市文物局局长王川平一行,经过实地考察,将张飞庙新址确定在云阳新县城对岸的盘石镇龙安村10组秦家院子。随后,征地55亩。2002年3月,云阳县政府划定张飞庙重点保护范围126亩,重点保护范围向外垂直延伸150米为一般保护范围。
据了解,张飞庙原址只有27亩多,新址却有55亩,对此,陈说,“张飞庙的搬迁既要遵循‘搬旧如旧’的原则,又要有发展的眼光。”
至于负责张飞庙拆迁的工程业主,陈介绍,2001年6月,重庆市文物局三峡文物保护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据峡江公司高级工程师谢本立介绍,目前,新址的建设已完成连接公路575米,实现水、电、路三通;新庙的围墙已完工90%;主体工程已于8月18日破土动工,计划12月20日前完工。
“前期资金到位情况好,工程进展顺利。”他说。再造地形
据史料记载,张飞庙建于三国蜀汉末年,但无实物例证。现庙内藏有800多年前宋宣和年间的一块《宣和陈似碑》,是最早证明张飞庙存在的实物。张飞庙最大的地形特点是依山、临江、座岩,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根据《张飞庙保护方案》,“张飞庙搬迁保护必须突出对原有环境的再现和文化价值的保护。”因此,新张飞庙的地形环境是张飞庙搬迁工程成败的基础。
张飞庙新址基本保持了依山、临江,与县城隔江相望。然而,地质勘探的结果却是,新址的岩层较浅,不能用自然岩层来抬高张飞庙的建筑物,于是,为了不破坏张飞庙“座岩”的风格,在新的规划中,决定用钢筋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浇筑一道高18米的岩坎,作为古建筑群的屋基。这道坎里面为地下室,分三层,第一层为文物修复室、拓片室、库房等;第二层为文物陈列室、民风民俗展厅等;第三层为文物展厅、三国故事陈列厅等。建成后,第二、第三层将对外开放。人造岩坎的外表将用天然的石头修饰,并复制张飞庙原址的飞风题刻,尽量做到不暴露现代建筑物的痕迹。
山门外的白玉潭瀑布,由人工开凿一条山涧,填埋新址上古庙中西部原有的冲沟,使山水汇入新开凿的山涧,保持张飞庙原有的景观。据峡江公司高级工程师谢本立介绍,这条山涧将适当人为地补充循环水。迁旧如旧
那么,如何遵循文物搬迁“搬旧如旧”的原则呢?据了解,张飞庙将在不改变“原规模、原材料、原结构”的基础上,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全部整体搬迁到新址,并且要求97.8%以上的木结构部件不能损坏。
据谢立本介绍,目前,公司正在收集旧庙的资料,包括拍片、录像、文字记载等,这个工作要求非常细致精确,对每一栋建筑物的三维、每一个建筑构件的三维都要作详细的考察记录。
搬迁时,将按照屋面、墙体、装修、大木、台基、基础的顺序依次拆迁。在解体古庙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部件进行编号,以保证部件复建在原来的位置上。复建前,还要对拆下来的每一个部件进行防腐、防虫的消毒处理。搬迁的内容包括原庙内所有设施、植物、栏杆、部分地下的石块以及庙外的古桥等。
至于原庙部分腐朽的部件,将按原样、原材质重新制作或更换。据谢介绍,目前,材质的收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而且,所有建筑重建时,将采用传统的材料和工艺:风火山墙、墀头拆除时原件保存,按原做法恢复;屋面、脊饰、沟等均依原建筑形式、尺寸、做法恢复;油漆、彩绘、建筑附件的色彩做保护涂层,损坏的部分按原色调重彩;庙内塑像主要是泥塑,因无法搬迁,新庙的塑像仍然按原物的体量、形制、高度恢复;部分建筑和石栏杆的连接处,采用石灰和炭灰的混合灰浆沟缝。
据了解,9月中旬,将对古庙的拆迁单位进行招标。绿化补救
张飞庙新址的绿化环境与原址的绿化相比,差距较大,因此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据了解,今年年初开始,峡江公司已经开始对原庙内古树进行移栽前的前期准备工作。
经统计,张飞庙原址共有126棵古树,为了保证100%的移植成活率,每一棵古树都编了号并作了适应性处理——将古树四周的粗根切断,让其生出更多的须根;对古树四周的土壤进行消毒。这些古树将移植到新庙与原庙对应的位置上。
在新庙的背面,将移植大量较大树龄的柏树作为背景树,表现张飞刚直不阿、赤胆忠心的勇猛性格;东区以恢复原庙东区园林景观为主,结合新的地形,设计一个较为轻巧细致的杜鹃园林区,作为张飞庙人文环境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过渡。同时补植一些较大树龄的乔木;西区恢复白玉潭景观,在桥头望云楼的西侧,设计一个大型的桃花园,突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主题。前区由于地形改造较大,同时处于从长江眺望张飞庙的视廊上,因此设计为草坪,局部点缀低矮乔木、灌木,形成一个绿化小广场。
原张飞庙没有专用的旅游码头,在新庙规划中,码头梯道设计宽10米、长56米,囤船设计长80米、宽30米,可同时停靠3条尖头船、3条平头船,今后,长江中最大的旅游船也可以直接停靠张飞庙。
另外,还将恢复庙门外古桥西侧的望云楼,并将其改造成一个小宾馆。
据了解,张飞庙搬迁工程预算耗资达7000多万元,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负责整个工程的规划设计。
①这种头盔式建筑全国只有张飞庙和岳阳楼有,它暗喻了张将军厮杀疆场的一生。
②张飞庙庙藏文物最早的是石器时代的工具,铁器时代的兵器更是庙藏文物一大宝。
③这些丰富的历代名人字画,文革期间,全靠有心人在背面写上毛泽东语录才得以保存下来。
④扣在杜鹃亭瓦脊上的酒杯,是当时的工匠为了木楔不被腐蚀的创举,它们也会被逐一编上号搬到新址。
⑤庙周围的住户已经全部移民了,而从10月8日开始,张将军也将乔迁新居。
⑥张飞庙庙藏文物达数千件,于8月27日在全封闭状态下开始清理。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