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日开始,病人动手术由其家属签字的传统改为由患者本人签字。然而,记者在省城多家医院采访时了解到,如果医生将手术中各种风险向患者全部讲清楚,又难免会给病人增加新的心理负担,影响其健康。“知情权”在“健康权”面前遭遇尴尬。
去年年末,张某因患有乳腺癌需要手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家人替她签了字,医院为其做了切除手术。术后,面对右乳整个被切除的情形,张某几乎丧失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一名外科大夫坦称,“如果患者宁愿以三年甚至五年的生命换取更高的生活质量,作为医生,也许只能尊重她 的选择”。而事实上,张某当时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治疗方案,只是癌细胞扩散的可能性更大,花费更多。
面对这种情况,是满足病人的知情权,还是维护病人的健康权?对此,省千佛山医院肝移植科臧运金主任认为,手术由病人签字不失其进步性,病人的知情权得到落实,使病人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配合医生与病魔作斗争。同时,主治医生也可以根据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安排最合理的诊治方案和治疗措施,以求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但也有一些医生在肯定新规定保护了患者知情权和对减少医患纠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认为新规定缺少了人文关怀的一面,使保护性医疗制度受到了挑战,尤其是那些身患绝症的病人了解到自己的确切病情后,在精神上将受到巨大乃至致命的打击,肯定不利于病人的治疗,这是医护人员无法回避的最棘手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后果如何定性和处理,也是医院将面临的新问题。
省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士认为,手术由病人自己签字既是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也是尊重病人的人权,这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新规定给医生对病人的告知艺术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既要让病人明白手术的风险,又要让病人安心手术。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争议,他认为,从完全向病人隐瞒病情到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这需要有一个过程,出现争议并不奇怪。
本报记者 王东 实习生 高原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