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封来自南京市六合区大厂的求助信,引起了本报记者的关注。在信中,19岁少女祝娟声泪俱下地诉说了父亲对母亲和自己长达十几年的家庭虐待,并希望“父母早日离婚”!为了慎重起见,记者决定当面采访祝娟。
昨天中午,记者来到祝娟家所在的居委会,从侧面了解其家庭状况。据居委会的一位同志介绍,祝家属于低保户,祝父一直没有工作,经常在菜场门口玩“三张牌”赌博;其母 在环卫所做清洁工,每月工资仅300元左右;1992年祝家又计划外超生一胎,直到今年小女儿才报上户口。
这位同志告诉记者,祝娟家的情况比较复杂,就在9月初的时候,祝娟的母亲还被其父打得几天没敢回家,居委会的同志对此也颇为无奈:“因为祝父生性蛮横,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到居委会来大吵大闹,有时还到办公室砸东西,谁也不愿对祝家的家务事多插一句话。”
至于其他更详尽的情况,这位同志建议记者和当事人面谈。此时这位同志恰好看到祝娟从居委会门前路过。见到记者,祝娟显得有点意外。当记者表明来意后,不知是因为内心难受还是因为惧怕父亲,她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鼓足勇气讲述了自己“受苦”的经历。祝娟说,从自己记事时起,父亲就整天打牌,从不顾家,还要母亲送饭给他吃,否则就免不了一顿毒打;在外面输了钱,回家就发无名火,甚至连仅有几岁的祝娟也成了“出气筒”。“非打即骂”是祝娟童年生活里父亲留给女儿最深刻的记忆。
祝娟向记者讲了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当天上午,母亲拿出5元钱,让祝娟去买点蔬菜回家做饭。母亲去环卫所上班后,父亲就要她把钱拿给他买一包香烟。祝娟不同意,父亲就动手打她。祝娟双目失明的外婆(住在祝家)想来拉架,也被祝父推撞到墙上,顿时头破血流。
“父亲打母亲,在我的记忆里是家常便饭。”祝娟告诉记者,父亲总是把母亲锁在房间里打,直到自己打得没有力气了才肯松手。现在,整个家里的气氛都很紧张,祝娟几乎不跟父亲说话,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憎恨。
下午3时许,记者又在环卫所找到了祝娟看上去很瘦弱的母亲。对女儿所讲的家里的情况,她苦笑着说:“家里少不了磕磕碰碰。”
提到经常被祝父打骂的事,祝母略显尴尬,眼睛里噙满了泪水,她说:“打累了,他就不打了。我也想过和他分开过,但实在舍不得两个孩子。”随后,祝母又带着央求的口气对记者说:“孩子他爸这些天对我们母女的态度好一点了,你们写报道时能不能给他留点面子?”
就祝娟所反映的这一具有家庭暴力倾向的事件,南京市妇联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如果祝娟母女所说的一切属实的话,他们将联合当地妇联和居委会向她们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她们早日摆脱家庭暴力的困扰。同时,妇联的同志指出,祝父的行为若查证属实,已构成虐待儿童罪,如不立刻悬崖勒马,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文中人物为化名)
本报记者程富建
《江南时报》(2002年09月20日第三版)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