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昌11月1日电(记者李美娟)已被纳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流坑古建筑群中,不少明清古建筑由于闲
置或年久失修出现了破漏、倾斜或倒塌现象,日前,这些古建筑在当地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捐资下得到修复。
据介绍,为保护好流坑村明清古建筑群,流坑文物管理局向村民积极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引导村民加入到文物保
护中来。同时,村民了解到,流坑文物管理局用于保护流坑 村古建筑群的财力有限,于是纷纷自筹资金、劳力,对出现“险情
”的古建筑进行抢修,单乐山公祠就耗资2.6万元。
据悉,今年3月,当地领导干部带头捐款,并向村民发出了为抢修古建筑募捐的倡议。一时间,老少村民踊跃捐资,
部分在外地打工和工作的流坑人也纷纷解囊,累计捐资20余万元。经过村民6个多月的合力抢修,目前,乐山公祠、环中公
祠、屯田郎公祠等20多处明清古建筑都得到了修复。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乐安县城34公里的牛田镇,始建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公元937年至943年),繁荣于明清
两朝。宋朝以来,全村共出进士33名,举人78人。进入仕途者,上至御史下至主簿,不下百人。迄今一千多年耕读、农商
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得流坑村集古建筑、历史、艺术、民俗为一体,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进而赢得“千古第一村
”的雅号,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统计,全村现有500多栋各式建筑,其中明清传统建筑最为丰富,多达260处。(
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