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延庆记者站记者李海霞 通讯员彭素君)延庆县复建永宁古城、要建永宁博物馆的消息传开后,60多户当地百姓捧出家藏的文物200多件,无偿捐献给国家。其中,既有汉白玉石碑、青石匾额,也有木制雕刻、瓷制器皿、雕花门窗。清嘉庆皇帝所赐的一道圣旨被专家认定为延庆县迄今为止发现的惟一圣旨。
市文物局专家看后说,一个京郊小镇藏有如此众多文物,实属罕见;短短半年时间, 如此众多百姓捐献文物,更是少有。
永宁镇历史悠久,据《隆庆志》记载,明永乐12年设为县,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由于永宁曾是军事重地,衙府及名胜古迹众多,仅大大小小的庙宇当年就有38座。但遗憾的是,城内古迹都在解放前后被毁,文物散落民间。今年,永宁镇重修古城,搜集各种文物,建设永宁博物馆。消息传出没几天,村民们就开始踊跃捐献文物,仅半年时间就献出200多件文物。
在镇文化站,记者见到这些被整齐摆放的文物,有碑、匾、雕刻、饰物、器皿、门窗,仅石刻就有近百件。其中,明万历六年重修城隍庙时所立的石碑、康熙三十一年重修显化寺的石碑,都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辨。文化站站长李秀全介绍,这些文物少则上百年,多则至少有四五百年的历史,对进一步考证永宁历史很有价值。
捐献的文物多是百姓家中世代传下来的,清朝嘉庆皇帝所赐的一块进士牌匾和一道圣旨就是李如德老大爷献出的。65岁的李如德回忆道,进士匾和圣旨是他的祖上李德淦中进士后嘉庆皇帝赐予的。此后的200多年间,匾一直高挂在永宁李家老宅子的大门口,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破四旧时才被家里人摘下来藏在屋中。而圣旨则由父辈们珍藏,连李如德老人小时候都很少见到。这道圣旨是绢制的,展开后有1.4米长,用蒙、汉两种文字书写,上面“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文字还十分清晰,落款是“嘉庆十四年正月初一日”。李如德说,之所以把圣旨和进士匾捐出来,是觉得这些文物归国家所有,才会得到更好的保管和收藏。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