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8日电上海媒体认为,社会变革令上海人眼界、心境与心态宽展开来;在整个改革大潮中,以及在思想
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中,上海人的文化性格正发生新变。
最近一期《新上海人》在“迎接十六大体认新变革”专栏之中刊文说,历来都说,上海人聪敏过人,但终因气魄不够
,不敢纵身下海、放手一搏,所以再怎样才识出众,也多是白领、职员,出不了大企业家,“大班”的性子,终究不是老板的
料子。
文章说,上海人之所以这样审慎保守,因为是在物质生活的同比环境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他们在捕捉机会、抵押既
得的安稳生活、承受风险、以及在向历史形成的文化性格的自我挑战中,付出的成本以及可能做出的牺牲,要大一些,甚至要
大得多。也就是说,上海人的“机会成本”要高得多。
但如今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去年10月份,《福布斯》公布了2001年度中国大陆100首富企业家排行榜,其中
的上海人有8位,在全国排行第二;在总部设立于上海的14位首富企业家中,上海人也占了5位。另据统计,到2001年
第三季度末,注册资本超过亿元的上海私企和全市私企的总注册资本,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长了76倍和1777倍。今后
5年,上海私营经济增加值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占全市GDP的20%。
这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文章回答说——
第一,上海良好的经济情景和环境,以及良好的商业秩序和相对规范的市场规则,既为有志创业者提供了诸多的机会
,同时也降低了上海人创业的机会成本。
第二,在由知识经济的兴起所造就的第二波创业浪潮中,上海人文化知识与眼界开放的积累,就在比较中突现了他们
的某种优势,从而也使他们加速度地后来举上。
第三,存在决定意识,在整个改革大潮中,以及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过程中,上海人拘谨的心态终于大大化解,
而用自己的气魄、胆识,重建父辈风采的雄心,正在大大增强。
该媒体同一专栏另一则题为《“王沪生”是谁》的文章中认为,十多年前电视剧《渴望》中那个狭隘自私、忘恩负义
的人物叫“王沪生”,这反映出当时电视剧作者及其他一些人对上海人的一种固定印象;同时这也触痛了上海人的某种心结。
文章说,长期计划经济和极“左”政治,造成了上海的历史性扭曲;近代以来上海人的聪明才智、上海人搏击商海人
生的气魄胆略,终于被收缩压抑在了逼仄狭小的空间,这个时候的上海人的心智,极多地是用在了诸如怎样搭阁楼,怎样善用
另头布,怎样地讨价还价,总之是斤斤计较地保护着自己最后的一点利益,那种过了头的鲜明的狭隘的自我意识,往往就成了
自私自利。
但是社会终究是变革了,上海人的生存空间已然是今非昔比,上海人的聪明才智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上海人眼界、
心境与心态早已宽展开来。
文章说,如果今天还有那样的电视剧《渴望》,片中那类人物不会再叫“王沪生”,因为生活的基础已经改变,它不
再能触发作者的既定灵感。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