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来明善 记者 陈 中)在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白于山脚下,在那被沙漠肆虐蹂躏着的石洞沟乡乔圈梁村,有一位残疾人大学生——张震,他为了让一方贫苦的孩子能读上书,不惜“乞讨”,举债办学,通过十年艰辛的努力,终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建造了一座占地2900平方米,有固定资产45万元的校园——育才学校,被誉为“陕北现代民办教育的第一人。”
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张震,从西安交大毕业后,放弃了考研和任新闻记者的推荐,偕未婚妻——大学同学韩雅婷一起,带着岳父母准备的9000元结婚钱回到家乡圈梁村 ,开始用行动实现“让家乡的下一代能有学上”的理想。1992年8月,张震买了砖木,请来工匠,在自家的老屋旁建起了最初的四间校舍,到1993年,校舍不够用需增建,张震只好借高利贷。1995年,张震为办学已欠下14万多的巨款。
1998年,他踏上了“化缘”之路,先后去西安、北京、上海、银川、武汉等地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日前,记者在西安见到了张震,他此次来西安是专门送一名聋哑小学生来西安盲哑学校读书的。据了解,近十年来,育才小学全免费收留孤残儿童20多名,先后培养合格小学生3000余名,为近600人次特困生提供免费读书条件。据张震向记者介绍,原来的育才小学已变成了育才学校,现有在校的中、小学生435名,学校的各项指标都位居陕北农村名校之首。他说:“灿烂的花环对我来说并不重要,但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我将义无反顾地继续我的教育事业,让这方土地上的每一个娃娃都读上书、读好书。”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