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青 实习生 王恒嘉)重庆城管将“扩权”。昨日,记者从市市政委获悉,我市已被中央编委会确定为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省区市之一,将有步骤地推进集中行政处罚权,进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
据介绍,所谓城管扩权,就是将过去由多个部门管理的城市“街面上的事”,统一由城管部门集中管理。
据悉,此次城管扩权的范围主要包括:对占道、无照经营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占道停车的扣证权和处罚权、违章建筑的处罚权、破坏城市绿化和绿化设施的处罚权等。上述职能的行使权从以前的其他职能部门“划”给城管部门。
据介绍,城管增加的若干职能,是从工商、交管、规划、园林、环保、公安等部门“划”过来的。而原则是,凡属于“街面上的事”,以后皆由城管部门来统一管理。
据悉,相关准备工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
现状:因为乱 所以难
城市管理体制不顺,是多年来的一个老大难。
据了解,我市城管分市、区、街道三级管理。据记者了解,目前区一级城管,都挂在不同部门;有的挂在建委下面,有的挂在市政局下面,有的则直属区县直管。
而街道设置的城管,本身没有行政权,是主管机关委托行使权限。在人员构成上更是复杂,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
体制上的不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各级执法部门职权大体相同、多层执法、重复管理,相互推诿、扯皮不断。
监督:要有约束机制
城管扩权后,城管手中的权力更大了。在城管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下,这些“权力”会不会走形变样,成为城管大耍“霸王权”的武器?谁来监督这支队伍?自然成了老百姓和其它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的几位教授表示,监督机制一定要跟上,可能的负面效应应事先想到,并建立有效的约束制度,对城管执法定期质询、监督和审查,形成防范机制网。
市社科院一人士则表示,城管扩权后,对城管人员素质要求特别高。一定要强化对有关行政执法人员的政治教育和法律培训,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期待:“扩权”治顽疾
对于城管扩权,市人大城环委一位人士表示,对城市管理来说,这肯定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体制的必然选择。
这位人士表示,扩权的背后是城市管理思路的调整。扩权,并非简单的数量增加,而是对城市管理原则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界定。它解决了目前行政执法中同一件事多头管理和各级执法部门职权大体相同、多层执法、重复管理问题;打破了过去按行业划界、条状管理的模式;是治疗城市管理体制混乱、多头执法、职权交叉——这一多年来城市管理“顽疾”的一剂猛药和良方。
这位人士举例说,按过去条状权限的划分,一个街头的洗车场建筑是否违章,由市政或规划部门审核;有没有经营执照,则由工商部门说了算;用水合不合法则由管理水的部门裁定,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扩权后,不但利于方便执法,提高效率,同时还可淡化企业的行政色彩。
经过摩擦和磨合,它必将成为维护城市市容和生活秩序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执法队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