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7日电今天,中国输血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福州召开。关于艾滋病病毒是否会经过采供血途径传播
蔓延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昨天,记者就此专访了福建省血液中心主任郭永建教授。
首先是需要安全供血
记者:每年的输血挽救了数百万生命,但国内一些地方输血安全得不到保证,导致受血感染HIV的风险正在上升。
那么,输血到底安全吗?
郭永建:输入带HIV的血液感染HIV的可能性估计超过90%,而一次性交感染HIV的风险仅为百分之几。如
果一次输血带入了HIV病毒,量将是非常大的,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后,很快就发展为AIDS,平均时间为3~5年,儿童
约为2年。
但是没有绝对的输血安全,输血总是带有某些风险性。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HIV经输血传播是能预防的,只要
建立和保持一个完整的安全供血系统就能做到,改善综合卫生和卫生保健也能做到这一点。要保证用血安全,就要先把好源头
关,就是保持一个安全的供血系统。
关键是有低危献血员
记者:怎样获得安全的血液供应?
郭永建:教育、激发、招募和保持低危的献血员,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的基石,是一项全社会的工程。这
样潜在的献血者就能决定自己是否可以献血和献血时间。自我选择是指如果献血者知道或认为自己感染了可以血液传播的疾病
,就不参加献血。自我决定献血时间是指献血者由于近期患病或其他原因而暂时推迟献血,以便将那些明显的高危人群排除在
献血者之外,以达到安全、充足的血源供应。
我省的无偿献血现在已经能够满足百分之百的临床用血需求。现在省血液中心已经与10余个高校、部队等签订无偿
献血共建协议,共有2.5万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
HIV检测存在隐患
记者:经过严格筛查的血液是否就万无一失呢?
郭永建:以我国现有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来看,HIV检测还存在着“窗口期”,因此没有绝对可言。“窗口期”是
指HIV最初进入机体到产生可检测出的病毒抗体的时间,通常为14~21天。也就是说一个献血者在感染病毒的14~2
1天内献血,这份血液筛查试验将呈现“未感染”的假性结果,这样就会成为血液安全的隐患。
高危人群请不要献血
记者:什么叫做高危行为?
郭永建:有一个以上的性伙伴、卖淫、男性同性恋、二重性行为、注射毒品、皮肤多次划破、文身和血祭、与任何有
危险行为的人发生关系的行为,都属于高危行为。这些人群可能感染上输血传染病,并将其传给受血者。
津巴布韦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在一群定期献血员中进行HIV检测,发现高危人群HIV的检测率为30%,而低
危人群HIV的检测率仅0.7%。由此可见高危人群是用血安全的一个隐患。
因此,自身有高危行为的人群不要来献血,才是真正为受血者负责,保证用血安全,减少从事血液工作工员的负担。
群众也应该帮助采血点工作人员和健康教育者,制定有效措施,确定并阻止存在传播输血传染病危险的志愿者献血。
能不用血的绝不用血
记者:医院会拒绝亲属间的直接受血,是否出于用血安全的考虑呢?
郭永建:除非是血液极度紧缺,否则是不允许这种“家庭互救献血”方式。因为还存在有感染疾病的风险以及输血引
起的副反应。因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极可能出现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从而导致受血者的死亡。因此,世界卫生组织长期以
来一直强烈反对这种献血方式。
为避免HIV通过血途径传播,临床的合理用血也非常关键。输血不总是非输不可,也并不总是合适的。因此能不用
血的绝不用血,能用成分血的就必须用成分血,能少用血的就绝不多用血。
相关链接——艾滋病传播的3种途径
据省防疫站艾滋病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或血液制品或体液接触性传播
、母婴传播,目前在我省都已经出现了。
血液传播是感染HIV最直接的途径,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了被血液污染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灸
针、拔牙工具,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果没有经过血液筛查,器官或组织的捐献也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同样,如果共用不干净的
注射器或医疗器械,其传播的概率亦相当高。
有研究显示,吸毒人群由于共用不干净注射器注射毒品而导致HIV传播的,有70%以上的危险性,这也是目前我
国HIV传播的主要途径。而对于受血者来说,传播的潜在危险性取决于病毒载量,即血液中游离感染性病毒或感染性细胞的
数量。(李雅)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