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袁崇焕祠开放,佘老太乐开了怀。晨报记者 安东/摄
晨报讯(记者李海霞通讯员铁岚)位于崇文区东花市的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祠和墓地昨天正式对外开放。历经十七代、从明崇祯三年(1630年)开始就为袁崇焕守墓的佘姓人家的传人——佘幼芝老人,将以顾问身份和新的方式“继续”这段长达372年的守墓史。
看着袁崇焕祠、墓修缮一新,佘幼芝老人非常激动,她对记者说:“我奔走了20多年,从黑发到白发,今天终于迎来了袁大将军祠的开放。衷心感谢政府和各界人士!”
据介绍,北京市人民政府曾于1952年对袁崇焕祠、墓进行过重修,祠中李济深撰的《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刊石对此做了记载。此后,袁崇焕祠的院落里住进了19户居民,房屋损坏严重。在2002年崇文区实施危改过程中,崇文区决定对其进行第二次大修,恢复历史原貌。
记者在袁崇焕祠内看到,正殿内挂有袁大将军的画像,袁崇焕手迹《听雨》以及康有为题写的“明袁督师庙记”手书等珍贵文物也在展出中。
都市档案
袁崇焕,明末抗清名将,广东东莞人,官至兵部尚书,督师蓟、辽。武功盖世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即死在他的炮下。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率兵勤王,崇祯皇帝中了清太宗皇太极的反间计,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天下呼冤。袁死后,无人敢去收尸。他部下佘姓义士深夜盗走尸体,葬于广渠门内原广东义园,立誓为其终生守墓。于是开始了佘家十七代人的守墓史。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