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10日电题:祸起何处?——内蒙古乌海市氯气泄漏事故的调查与反思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柴海亮
10月27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泰达制钠厂发生氯气泄 漏事故,致使1人当场中毒
死亡,40多人不同程度中毒,上千人有刺激性反应,600多头(只)家禽、牲畜中毒死亡。事故发生后,记者迅速赶往现
场采访,经调查发现泰达制钠厂自1996年建成投产以来,就时常发生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的问题,如今终酿大祸,个中原因
令人深思。
8个螺口只拧了4个螺栓
泰达制钠厂出事故的液氯车间是一个带遮阳棚的开放式车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泄漏的管道及其周围设备、地面
还残留着黄绿色的液氯痕迹。第一个发现氯气泄漏的工人陈拴根对记者说,当天晚上9点多,他正在尾气处理池里干活,突然
听见“嘭”得一声巨响,距离他10多米远的一个高压管道漏了,喷出来的氯气就像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一样。
记者看到泄漏点正是两节管道的接口处。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网维护工偷偷指点,记者惊奇地发现,“饼式”的
接口点有8个用于固定对接的螺口,只拧了4个螺栓。记者再看看四周管道的接口点,没有发现像它一样少拧螺栓的。这位管
网维护工气愤地说,高压管道接口不牢,高压气体能不冲出来吗?安装公司怎么能这样干活,这难道不是不负责吗?
据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代勇介绍,发生泄漏的管道正是一个刚刚完成改造才生产了4天的设备,进行工
程改造的是内蒙古的一家安装公司。当记者提及泄漏事故是否与安装公司在对接口上少拧4个螺栓有一定关系时,赵代勇不置
可否。
记者还从乌海市政府的情况通报会上了解到,这一改造工程竟然没有向有关部门报批,无施工图纸和施工合同,工程
改造完以后,又未按规定对压力管道进行打压试验。
内蒙古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孟国庆认为,“4个螺栓”问题也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无论是企
业没有发现安装公司留下的这一明显的生产安全隐患,还是发现了没有引起重视,都可见这个企业缺乏科学严谨的生产管理意
识和措施。还有,事故发生时,液氯车间只有一个值班工人、一个氧气瓶,值班工人上去抢险时因氧气不够只得中途退了回来
调用附近企业的氧气瓶,结果本来用不了10分钟就能堵住的泄露管道花了20多分钟才堵住,而高压管道喷射出的氯气每秒
钟会增加多少啊!
据乌海市委、市政府的一些领导反映,泰达制钠厂作为涉毒生产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并没有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
,他们多次到这个企业,发现操作工人都没有防护措施。不久前,国家的一个安全生产检查小组刚刚到这个企业检查,还留下
了4条整改意见。
据乌海市环保部门的有关人士介绍,泰达制钠厂一直没有意识到氯气泄漏的危害性,生产车间里没有安全预警设施,
危险的生产环节和设施没有很好落实专人24小时盯守措施,对于有关部门检查发现并要求整改的安全和环保问题并没有引起
高度重视。
孟国庆说,这是一起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归根到底,这起事故祸起企业粗放的管理。
目前,有关涉嫌事故直接责任的人员已受到司法调查。
体制不顺,缺少安全监管
据乌海市市委书记哈斯巴根介绍,泰达制钠厂实际上是兰太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乌海市乌达区高载能工业园区内设立
的一个生产车间,它不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法人是兰太公司下属的一个子公司,而这个子公司和兰太公司均在内蒙古阿拉善盟
境内,因此,泰达制钠厂是生在乌海、长在乌海,“爹妈”却在阿拉善的企业。这种体制给乌海市政府部门对泰达制钠厂实行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带来了不便。比如,找企业签安全生产责任状或者落实有关涉及安全生产的工作,却经常找不到法人,安
全生产监管工作基本很难实行。
另据了解,泰达制钠厂的一些技改工作都不报请当地政府部门审批。此次发生氯气泄漏酿成大祸的“小技改”工程,
当地政府就不“掌握”。有关专家说,如果经过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批,就等于多了一道安全的“防护墙”。
乌海市环保局的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按照生产要求,泰达制钠厂的这次管道改装,其接口的胶垫应该采用能承受8
个左右大气压的专用法兰垫片,而企业由于估计不足只采用仅能承受5个左右大气压的普通法兰垫片,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又
一个大隐患。如果有政府部门再把一道“关”,就会增加发现这个隐患的概率。
据泰达制钠厂的一些职工反映,企业效益好,上缴税多,政府对企业的问题也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尤其是在发
现问题后督促整改的力度不够,致使企业在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麻痹思想。其实,泰达制钠厂近几年来已发生过好几次氯气泄
漏小事故,今年7月,泰达制钠厂就发生一起因变压器爆炸而造成氯气泄漏的事故。
乌海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也坦承,由于这个企业是乌达区的利税大户,每年向乌达区政府上缴税收1000万元左右,
相当于区政府年财政收入的1/4。政府有关部门出于对企业的“宠爱”,对它的监控与管理的主动性和力度不够,应当吸取
教训。
氯气频频泄漏居民苦不堪言
据了解,泰达制钠厂是引进美国20世纪70年代水平的制钠设备和工艺,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氯气常
有泄漏并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乌达区的居民反映强烈。投产5年多来,乌海市环保部门多次对其提出整改意见和处罚,仅去
年以来,环保部门就因氯气泄漏污染问题处罚过泰达制钠厂3次,累计10万元,并限期整改,虽然企业也做了一些工作,但
进展缓慢。
记者在乌达城区随机采访了10多位居民,他们一致反映,氯气味主要集中在每天的早晚,尤其是节假日。退休工人
王振华气愤地对记者说:“本来早晚想出来锻炼身体,散散步,但被空气中的怪味熏得流眼泪,嗓子疼,胸闷,在这种环境下
锻炼不是越炼越死得早吗?!”
乌达电厂职工史素琴的儿子是此次氯气泄漏事故的受害者之一。她忧虑地对记者说:“这次中毒以后,不知道孩子以
后会不会在身体或心理上留下后遗症。”另一位名叫侯薇薇的孕妇则对自己腹中的孩子充满了担心。她说:“我们每天生活在
这么恶劣的空气里,如果将来出世的孩子也还受这个罪,那是几代人的不幸。希望政府能尽快解决这个污染源问题。”
兰太公司制钠事业部质量技术部部长王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乌达区的熟人一见我就‘骂’我是污染分子
,但我们周围也有几家发臭的企业,不能把所有的帽子都扣在我们头上。”据记者调查了解,在泰达制钠厂的周边的确也有几
家对大气污染很重的企业,其中有一家刚刚迁走。
据王雪峰介绍,泰达制钠厂的氯气泄漏除了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外,主要是由于设备突然停车造成的,而设备停车
除了设备故障等企业自身的原因外,主要原因还是供电部门的突然断电。由于制钠企业生产工艺的独特性,电闸每闪跳一次就
会造成一次氯气泄漏。据他介绍,去年7月一个月就闪跳了19次,今年以来仅停电一个小时以上的就有近20次之多。
近几年来,由于乌海市大力发展高载能工业,现已有30多家高载能企业,导致全市严重缺电。据乌海市市长赵忠介
绍,目前全市总共缺电40万千伏安,经多方协调买电,还有10多万千伏安的缺口。
据当地居民介绍,当初泰达制钠厂所在的工业园区还远在城郊外,但是近几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它已逐渐邻近乌达
城区,城区居民尤其是城边的居民时常处于令人窒息的空气中,生活苦不堪言。(完)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