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的女校学生
新华社记者刘江
在消失30年之后,当女子学校重新出现在21世纪的北京时,其曾经作为妇女解放运动标志的辉煌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却是一丝与现代社会不合时宜的探索意味。这使女校再度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
新女校呈现旺盛市场需求
目前,北京有3所真正意义上的女校:20世纪90年代初创办的中华女子学院、1996年创办的华夏女子中学和2000年4月创办的北京女子实验中学。
其中,中华女子学院是经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惟一的一所兼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的女子高等学院。学院前身是1949年由宋庆龄、何香凝、蔡畅、邓颖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辈亲手创建的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1984年迁址、扩建,后经国家教委验收审批正式命名为中华女子学院。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为该校题写了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由于女子中学都并非官方所办的公立学校,学费远远高于普通中学。华夏女中的学费为每年5000多元,北京实验女中为7000元左右,而普通中学仅为1000元左右。
但居高不下的学费并没有减少入学者的热望。女校呈现出令人吃惊的旺盛需求,报考女中的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任何一所质量较好的中学。北京女子实验中学在首次招生报名当天,报名者就超过了900人,是招生计划的10倍。蜂拥而至的学生和家长把现场挤得水泄不通。这所目前300人的学校一直受到热烈欢迎,而华夏女中在不断发展中,也逐渐达到了1000人左右的较大规模。
“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
女校大部分学生家长的心理是,希望孩子不要在中学早恋,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所打扰,同时希望孩子能够培养良好的素质。华夏女子中学的学生家长王力胜说,“女孩子的青春期问题多,孩子在这里我放心而且省心。”
除了减少过早与异性接触的机会,创造安全和宁静的成长环境,女校的办学者无一例外地特别强调“因性施教”的教育理念。华夏女中校长李意如说,“办女校就是帮助女性从少女阶段就形成一个明确、敏感的社会性别视角,用女人的眼来看世界,唤起新女性的自觉。”
女校教师们刻意要塑造和培养理想的新女性。除了普通高中的基本课程外,女校非常注重设置女性特色课程。比如两所女中都成立了家政、插花科目,还有女性自我保护和女性成功之路讲座等课程。
虽然女校负责人对外否认管理封闭,但是,无论是鉴于女校的特点还是出于满足对家长的要求,女校的管理相当严格。在北京女子实验中学的生活区,一道紧锁的大铁门把所有男性挡在外边,即便是家长或老师未经允许也不得随便入内。学校教职工近2/3是女性,所有女教师都要求化淡妆。此外,学校还规定男教师不准穿无领、无袖的衣服和短裤。
“因性施教”理念的另一方面,是强调帮助女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学习普遍较男孩子相对薄弱的理科类科目。一所女中的学生王鹃说,“过去在课堂上有些问题都是男生抢着回答,女生怕难看总逃避,现在就没有这种顾虑了。”女孩子因异性的存在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解除了,虽然课堂气氛比起男女混班来说显得较为沉闷,但是课堂秩序很好,老师觉得教程推进的速度很快。
和其他学校的女生相比,女校的孩子们对涉及女权的问题表现得更为敏感。中华女子学院办公室的郑老师说,“求职的时候,有些部门说不要女生,其他学校的学生就默默离开了,而这个学校的女生则要争论一番。”
应试压力和性意识提前萌动的双重困惑
但是,女校的教育模式对于现代教育来说还是颇带着拂逆潮流的色彩。在男女混合教育成为主流的今天,女校为什么会重新出现,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郑新蓉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应试压力。面对高考的激烈竞争,很多家长和老师希望排除孩子周围所有的干扰因素,全心全意地投入课本的学习。她认为,“因性施教”与社会上流行的奥校、快慢班等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在主导思想上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当前中学生性萌动期提前,早恋行为的增多也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女校的重要原因。据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的青少年有性心理发育前移、性行为低龄化的倾向。14岁至16岁的男女学生已开始结交异性。
事实上,男女分校和分班是受到诟病最多的,很多人担心会引起学生人格不健全,不利于适应与异性并存的社会。同时,某些强调女性角色的教育违背男女平等的现代观念,是时代倒退的表现。教育专家和办学者的唇枪舌战甚至打上了报纸和电视。
在2002年9月30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针对北工大附中分班的实验,周光安校长说,我们的教育对早恋现象应该正确引导和教育。“谈恋爱,他不接触,不谈,怎么能早恋?”
而另一方嘉宾——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则持反对态度,“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一个人的性被充分压抑,这样的人格是偏离的。是要培养一个学习好的人,还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这是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分分合合的教育虽然备受争议,但是总体来说双方的态度还是相当平和。北京女子实验中学校长副刘福成说,“我不认为女校会成为主流模式,我们只是各类教育实验的一种。”
而郑新蓉教授认为,“可以大胆实验,但是政府应该把严格把关,防止因强调性别差异而抹杀个性的教育,同时要警惕对女性的歧视,防止剥夺女性选择和发展的机会。”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