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墓坑椁木原地脱水破解世界难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2月23日15:12 湖北日报 | ||
荆楚在线消息(湖北日报) 记者傅洪波、通讯员桂运东、陈晓林报道:随着曾侯乙墓坑椁木原地脱水工程的顺利进展,一项世界难题正在破解。 12月中旬,省博物馆原馆长、著名漆木文物保护专家陈中行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陈昌炳教授先后考察曾侯乙墓坑椁木原地脱水工程的最新进展情况后认为,决定脱水工程成败最关键的一年已顺利度过。 脱水工程是从1999年开始的,今年1月进入实质性运作。工程人员抽干墓坑中的水,对椁木进行清洗、消毒、防霉处理,以椁木自然缓慢脱水为主,辅以少量化学药剂,控制木椁脱水速度。一年来,椁木软腐木质已逐渐变硬,裂纹也慢慢缩小。 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夏,因出土曾侯乙编钟等国宝级文物而闻名于世。其中曾侯乙编钟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列入我国20世纪十大考古发现。其墓坑在当年取出文物后即采用水浸法保护。20余年来,到曾侯乙墓址参观的人数已逾30万人次。由于墓坑水深近4米,游人难以看到墓坑的真实面貌。另一方面,由于周围生产、生活污水的渗入及游人无意带入的灰尘,使墓坑内水一直呈弱酸性,墓坑椁木腐蚀程度日益加重。如果继续用水浸法保存,从理论上讲,墓坑椁木仅能保存40至50年。 1994年,有关专家学者提议:应尽快解决曾侯乙墓墓坑“一坑水”的问题。但大型古墓墓坑椁木原地脱水,是世界上尚未攻破的难题。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暴露在空气中的椁木迅速腐朽。1996年底,由陈中行、陈昌炳等10名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开始了对这一专题的研究。1998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这一方案。 据陈中行教授介绍,今后,工程人员将继续控制墓坑椁木缓慢脱水。预计椁木完全脱水干燥需要10年左右时间。脱水工程成功后,将复制墓内所有文物,并按出土时的原貌摆放。届时,游人可一览曾侯乙墓重见天日时的壮观场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