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大鳄”纵论中印软件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16日13:03 扬子晚报 | ||
这位长期从事软件开发、印度原班加罗尔市市长的儿子在说到印度的软件业时表示,印度是靠“工厂化”,以低成本 、大批量、高质量、及时交货方式包揽大量发达国家软件外包订单的,在国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目前,在全球被评为软件 能力成熟度5级的40家企业中,印度就有29家,超过了美国。同时,印度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软件公司全 世界最多,因此印度人把他们的软件业做成了一个大品牌。据印度软件行业协会统计,1990年时,印度软件业的出口还很 少,2000财年全国软件产值已达82.6亿美元,软件出口62亿美元 与印度相比,中国的软件业任重而道远。目前,全国软件产业年增长不到30%,2000年,软件工业总产值23 0亿元人民币,软件出口仅2亿美元。安尼尔分析,由于中国软件市场内需较大,中国软件公司目前往往满足于国内市场,从 而影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同时,中国软件企业缺乏标准化的研发模式,缺乏了解正规软件研发流程的管理人员。相反,印度 软件业完全采用美国模式,任用大量从美国回归、熟悉软件研发流程的人才为程序经理,保证了软件的标准化、集约化。因此 ,同一软件的开发时间会被几十倍、几百倍地缩短。“印度软件公司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比如:如何通过缺陷测试 和分析来提高软件质量、如何减少程序改写成本、如何提高判断的准确率。软件的赢利要依靠开发效率的提高。”他这样提醒 中国同行。 安尼尔坦言自己只是印度软件资本来华投资的先行军,去年以来,印度软件公司在中国动作频繁,“拓展中国”成为 印度软件企业2002年的关键词。他们计划在中国招聘80余名工程师,建立软件研发基地,给中国软件研发带来“新思维 ”,而不是简单地推销现成产品。公司将主要开发针对企业ERP、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教育等领域的软件产品,并进行智 力投资,通过将本地软件人才输送至爱帝诺在全球的研发中心学习,加强人才培训。他表示,中国软件业人才济济,中国软件 工程师并不缺乏天分或专业知识,唯一不足是英语的应用和交流。印度发展软件产业最大的优势是每年可以培养十几万名计算 机工程师,而且都熟练掌握英语,相信中国软件人才通过一年的良好培训就能克服语言障碍。 本报通讯员王忠良特派记者邹萃邵生余(新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