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汉会说英语会开车 失忆人想找回自己(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16日05:23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康志满脸困惑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流浪汉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懂电脑,会开车,却不知———我是谁?我的家在哪里? 昨天上午,一条特殊的求助信通过滁州寻人启事网站站长沈浩,辗转递到本报记者手中:在山东的青岛,一个30岁上下的失忆小伙流浪街头,种种线索显示,这个年轻人很可能是安徽或者毗邻安徽的江苏人。 家住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韩兰秋女士是最早关注康志的人,去年7月,她在卖报时发现了康志,那时康志还是一个流浪汉,1.7米的个子,虽然穿戴整齐,但头发、胡子很长,还偶尔在垃圾箱里捡吃的。交谈中,她了解到康志失去了记忆,就连现在的名字也是在流浪过程中别人给起的。在一些特定的状况下,康志依稀记得,自己的父亲在电业局工作,家中有双胞胎妹妹,他是做家具生意的,曾经与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一业务经理有往来等。 康志的朋友们一直试图从他的口音上辨别出他的家乡,但遗憾的是,康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一般流浪者不同的是,长相斯文的康志能写一手好字,而且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能和外国游客自如对话,并且懂电脑、会开车,由此推测,康志很可能受过高等教育。康志依稀记得,自己在家里过年时,总会吃白年糕,根据多方的走访和调查,我国只有安徽和江苏的少部分地区有这个风俗。 1月19日,青岛市市北区心理健康研究会会长、青岛心康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辉心理咨询师又对康志进行了一次催眠治疗,以期唤醒他的记忆。在催眠过程中,康志突然惊呼“火”!后来他说:“全烧了,一点都不剩。”满是血丝的眼里充满了泪水。1月20日的催眠治疗后,康志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公主坟、复兴门、玉泉营等地名及“柞木”、“FB一件”等文字。 根据这些线索,1月23日到1月27日,康志在青岛晚报记者的陪同下特意去了北京,希望能找到自己催眠中描述的那些熟悉的场景,从而唤回记忆但并未起到好的结果。 就在康志的找家线索完全中断时,一封来自哈尔滨的落款为“妻”的信成了有关康志身份的重要线索: 想念的康志: ……我会处理好我的家事……我要尽一切力量和方法帮你康复。我要一生一世生生世世和你一起共渡,要你为我好好活着好好爱我。 妻:小梅(化名) 很快,哈尔滨日报记者就在警方的协助下找到小梅。 小梅18岁那年认识了一个比她大20多岁的男子,一直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几年前,他们一家三口移居到青岛,小梅与“丈夫”在市场摆摊卖菜,认识了在菜场上流浪的康志。据说,当时康志乱发长须,很少说话,夜宿马路。小梅的“丈夫”在一番观察后,决定收留康志。后来,康志就住在小梅家,平时教她儿子英语。康志知识面较宽,会用电脑,会开车,对家具木质有独特的识别能力,爱好多项体育活动。康志经常帮助小梅干家务,看到她不开心,康志还用幽默的语言开导她。 小梅说,康志只要晚上看到车灯亮,就害怕得要命。后来有一天,他终于回忆起了他撞车的一幕:当时,他遇到车祸后进了医院,以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后来,小梅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特殊的男子,她在心中把自己当成了康志的“妻”。去年8月,小梅决定结束与“丈夫”这种没有名分的关系,她要处理好家庭、孩子的事情后再来找康志。就这样,小梅回到了哈尔滨,而康志又重新开始流浪。 1月27日晚9时许,小梅站在了康志面前。小梅的爱唤醒了康志的部分记忆,但在这之前的记忆依旧被尘封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小梅的到来,并未能完全冲淡康志找家的愿望,他的家究竟在哪里?我们的读者中,有没有认识康志的人?我们和康志一起满怀希望地等待着。 ·青岛晚报记者王法军本报记者石红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