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格达的中国人不多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6日12:59 新浪文化 | ||
第8节 在巴格达的中国人不多了 可以说,眼下伊拉克已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身在伊拉克的中国人也面临着和伊拉克人民同样的危险。但他们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在密切跟踪局势的同时,还在有条不紊地继续着自己的工作。目前,在伊拉克还有百十多号中国人,他们分别是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新华社巴格达分社、中资机构和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分支机构供职的中国人。 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的外交官们是驻巴格达的中国人中一支重要的队伍。尽管局势动荡,生活艰苦,但他们却一直坚守在巴格达,与伊拉克政府和民间保持着正常的交往。大使张维秋1998年到伊拉克工作。刚上任不久就经历了1998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的"沙漠之狐"空中打击。他回忆说,当时,空袭开始后,使馆人员还没有撤离。随后,他们利用轰炸的间隙,将使馆部分工作人员和家属安全撤离到邻国约旦,而以大使为首的主要外交官一直坚守在馆区,没有撤离。他说,由于考虑到此次危机与上一次有所不同,使馆将采取及时有力措施,保证我使馆人员和在伊中国人的安全。 在伊拉克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自中资公司,到目前,还有几十号人。因为近日不断听到有中国公司关门走人的消息,所以,这个数字总在变。这些离开伊拉克的中资公司主要是春节临近,手头的业务已接近尾声或本身业务量不大,索性先暂时离开这块"是非之地"。 中国机械设备总公司驻伊拉克分公司的李经理说:"我们正在实施联合国'石油换食品'协议下的电站建设项目。目前,处在土建施工阶段。去年10月底,从中国发来的价值12 00万美元的电力设备将运到伊拉克港口,需要我们验货安装和调试。所以,我们要等到非撤不可的时候再撤,不然,公司将遭受重大损失。"像中国机械设备总公司这样在伊从事较大项目的公司还有中国万宝公司、绿洲公司、中化公司、中建公司、东方公司、长春一汽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杭州五矿、南京机械设备等。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来巴格达谈生意的,如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等。它们从事的业务以石油开发和"石油换食品"协议下的贸易为主。这些公司的人数都不多,最多的是轩辕集团,共有22人,在伊主要从事机车维修。中国公司的人待遇据说都不错,美元不少挣,在巴格达都开奔驰,住别墅,有的还带着夫人。为解决吃饭问题,有的公司雇佣当地人做饭,还有的从国内带去厨师,比如中建和万宝公司虽然人少,但都有厨师和"大奔",在巴格达的老外中显得很气派。但中国公司的经理们住的都很分散,大多租住在巴格达市区一些高档地段,有的公司门前还有伊拉克民防员荷枪实弹保护着,但每月要跟住在同一条街道上的巴格达大款一样向这些保安员交纳几万第纳尔的钱。尽管在巴格达的中国商人们生活上还过得去,但在这种危难关头,他们也人心惶惶,加上生意也不好做,因而都和使馆保持着密切联系,以求得到国内的指示准备打道回府。绿洲公司的李勇明还不无幽默地说:"我们只等使馆一声令下,撤!"因为谁都不愿意无缘无故地在巴格达送命,中建公司的吴老板可以说是个老巴格达了,他已经在这里干了十来年,经历了"沙漠风暴"和"沙漠之狐"等几次打击。他说,1998年那场打击正赶上,眼看着战斧式导弹从头上划过,简直吓死人。据了解,许多中国公司的人都已经打点好行装,办好了离境证明,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撤离的。 在伊拉克还有一个特殊的小群体,他们就是以个人身份在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驻伊拉克办事处工作的四名中国人和几名驻伊拉克科威特边境的联合国人员。其中四名协调员是通过我国人事部在全国统一组织的联合国雇员考试后来到这里的。他们在伊拉克的主要工作是监督、检查联合国"石油换食品"协议的执行情况。在这四人之中惟一的女性于瑞,目前正在北京休产假,她刚刚生了一个8斤多重的宝贝儿子,正准备1月底重返巴格达运河饭店上班。于瑞到伊拉克工作已有5年,她的先生,也是她的同事,是位加拿大籍索马里人,目前还在巴格达工作。于瑞是在怀孕第8个月才离开巴格达的,此前,虽然每天要拖着笨重的身体,但她还是坚持工作。于瑞说,联合国为了照顾她,已不让她再顶着烈日、长途跋涉跑到伊拉克乡村查看种子、农具是否分发到农民手中,而是可以坐在办公室中做一些案头工作。我问她,一旦战争打起来有何打算?于瑞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回北京前我父亲经常打电话来询问我什么时候撤。我告诉他,放心吧,联合国会提前通知的,统一组织撤离。" 除此之外,在巴格达大学还有一名中国自费留学生,他是海湾战争结束后惟一在伊拉克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已经在巴格达大学文学院学习了一年多,伊拉克政府对这名中国学生很关照,免收学费和住宿费,完全把他当成国家派遣的公费生看待。因寒假临近,最近这名小伙子已经恋恋不舍地提前回国度假了,但他担心一旦仗打起来,恐怕一时会回不了学校,耽误学业,因此天天祈祷,千万别真打起来。 在伊拉克的外国人入境签证难,离开也难,外交官好点,不用审批,但要开车走陆路就需要提前去外交部打路条,否则根本别想出巴格达,因为郊区主要干道都有路卡。而一般常驻伊拉克的公司或留学生等人员要想离开巴格达麻烦就更多了,必须提前去主管部门办理离境审批手续,而一旦批下来了,一周内又必须离开,否则离境卡作废。 中国人从伊拉克撤离,一般都到离伊最近的约旦。虽说是最近,驾车行驶也要十多个小时。由于从巴格达到约旦首都安曼长达1000多公里的公路是高速公路,路面笔直而平整。为了赶路,来往的车辆都加大油门,车速难以控制。因此,在这条路上经常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所以得名"死亡之路"。记者当年就在这条路上遭遇过车祸,幸亏抢救及时才拣回一条命。可想而知,未来的撤离之路也是充满艰辛和风险的。 有别于以上这些驻外人员在伊的中国人就是新华社巴格达分社的记者了。俗话说,记者惟恐天下不乱,遇到影响如此之大的国际新闻,他们更是责无旁贷,坚守在第一线,及时、准确、迅速地向中国和世界报道他们在伊拉克的所见所闻。目前,巴格达分社共有3名记者:王波、梁有昶、杜震,三员大将都只有30多岁,年富力强,能跑能颠,信息灵通。眼下,他们每天都轮流跟着核查人员到处跑,吃尽了苦头。由于他们没有厨师又吃不惯阿拉伯饭,所以每天只好自己做饭,耽误不少工夫,有时候忙起来一天也就能吃一顿饭充饥,辛苦可想而知。此外,巴格达还有《环球时报》驻伊拉克的几位特约记者,他们在同样艰苦的环境中克服种种苦难,还在不停地给国内发稿件。随着战争的逼近,也许这些以新闻为生命的记者会成为留守在伊拉克的最后中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