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少年宿舍内和同学发生性关系被工读1周(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7日12:06 每日新报 | ||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市某中学的果果刚满15岁,因为在宿舍和同学发生性关系,被学校送入当地工读学校教育一周。果果所在的学校已经先后将四位“问题学生”送入工读学校“校外班”。在重庆,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当地不少普通中学与工读学校合作,开办“校外班”,专门教育那些“问题学生”,十几年间,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已经多达数千人。这种教育方式,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肯定。然而,这真的是对待那些“问题孩子”的最佳途径吗? 偷食禁果少年被送工读 一个月前的一个晚上,美美下了晚自习后和另一个女孩子跟着果果躲过了守门老师,混进学校的男生宿舍。这样的事情,在这所学校着实不容易做到。在这所全封闭式教育的学校里,除了周末学生放假回家外,是绝对不允许走出校门的。学校的大门总是上着锁,学生宿舍也被分为两个部分,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被截然分开,宿舍门口的显著位置,明确张贴着“不允许异性学生进入宿舍”的校规。 一时的兴奋让两个少年并没有觉得害怕。到了宿舍熄灯就寝的时候,学校的生活老师像往常一样对每个寝室进行检查。这个学校的管理向来严格,为了防止学生夜不归宿,每一次,值班老师都要逐层检查。为了避开老师的视线,美美和另一个女生躲进了楼上的宿舍。检查从五楼往下逐一进行,美美借着果果的帮助钻进厕所,成功躲过老师,留在了男生宿舍。当晚,在果果的宿舍,美美和果果发生了性关系 这一天已经临近春节,低年级学生早已放假回家,只有初三年级还剩下最后三天的补习课程。 原以为会再一次成功逃离老师的眼睛,但在第二天一大早,美美试图偷偷溜出男生宿舍的时候,被值班生活老师发现了。一切都无法隐瞒。在老师的审问下,美美和果果讲出了前一个晚上发生的一切。在这所早恋并不常见的学校里,一对尚未成年的学生在学生宿舍发生性关系,对于老师和校长来说,都几乎算是爆炸性的事件。学校在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家长。然而,老师们却没有想到,惊恐之下果果会做出那样令人担忧的事情。 挨了一顿批评,又被告诉了家长,这对果果来说似乎难以承受,于是他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一年前,还在自己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果果就曾因为早恋受到过严厉的处分。当天,在老师办公室接受审讯时,果果终于忍受不了心中莫名的恐惧,以上厕所为由逃出了学校。这一走就是8天。 全校的老师着实着了一把急,几乎找遍了附近所有的网吧等果果可能会去的场所,果果的父母也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好觉。孩子的离开,给父母带来的焦急几乎已经覆盖了对孩子犯错的气愤和责备。8天后,没钱没去处的果果独自回了家。爸爸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然而,一份来自学校的通知却再次让果果的父亲陷入困惑之中。 2月15日,果果接到了学校的通知:考虑到果果在学校所作的违法行为,必须转学,或者到工读学校接受一周的教育。 “果果怎么就算是违法了呢?”这位在司法部门工作的父亲,对学校的决定十分不解,在父亲的印象中,只有那些违法的未成年人或者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孩子才会和工读学校打交道,这个决定是否合法?疑问难解的父亲首先想到了媒体。果果的父亲拨通了重庆一家当地报社的热线,在电话里讲述了孩子的遭遇和自己的困惑。“我们不想让孩子转学,还有一个学期就要中考了,这个时候转学肯定会给孩子升学造成不好的影响。然而对于学校的决定,我们做家长的也很难接受,按照常规,只有那些违反了法律,或是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孩子,才会被送到那里接受帮教。果果即使是犯了错误,违反了校规,也不应该被送到工读学校啊,难道普通学校就没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吗?” 然而迫于校方的压力,果果在2月18日被送进了重庆市沙坪坝工读学校。美美也无奈离开心爱的班级和老师同学,转入另一所学校借读。 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2月19日至21日,重庆一家报纸在显著位置对此事做了连续报道。对该学校所做的处理决定提出质疑,并引出了一番讨论。本已将果果送入工读学校的父亲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为了不让亲戚朋友知道果果到工读学校的事情,果果父亲提前把孩子从工读学校接回家中。自此保持了沉默,拒绝向任何人谈及果果的事情。 果果的校长:教育“问题学生”我们无能为力 “果果并不是我们学校第一个被送入工读学校的学生。对于那些犯了错误,具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学生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他们去工读学校接受教育。”果果所在学校的校长这样对记者说。 在这所学校,管理制度非常严格,一个老师要负责几十个学生,学生日常行为积分每减掉一分,负责老师就要被扣掉3元钱。但就是这样,学校在出现问题的孩子的教育上,仍然显得力不从心。“我们感到有些无能为力,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只能将他们送到工读学校。在那里,一个老师只负责三到四名学生,管教起来要得力得多。”这位校长解释说,“在果果之前,我们曾经将三名‘问题学生’送到工读学校‘校外班’。我们和工读学校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几年。一旦有学生严重违反了纪律,经过家长和学校双方努力无效的,我们就会将其送到工读学校‘校外班’学习。” 据介绍,该校在此之前被送到工读学校‘校外班’的学生多是因为长期泡网吧、旷课、打架等原因,这些被学校认定为“问题学生”的孩子,无疑例外的都要到工读学校‘校外班’接受教育,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或一个学期。 走进果果所在的这所中学,你会看到每一位老师都在忙着自己的分内工作,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就会在最短时间内回到座位,校园干净整洁,操场宽敞,新建设的教学楼窗明几亮,虽然是一所社会力量办学,但学校的升学率却居高不下,一切都井然有序。和学校里的学生们攀谈,记者了解到学校日常管理非常严格,早恋现象并不常见,但也不排除一些个别淘气学生违反纪律的事情发生。 尽管校方在处理果果这件事情的时候严格保密,然而当记者试图和初三年级的学生谈起工读学校的事情时,他们似乎明白工读学校意味着什么,但每一个人却都不愿意提及。果果的同班同学说果果至今没有上学。欲言又止的表情显出几分无奈。 记者探访重庆工读 重庆沙坪坝工读学校位于重庆的西部。乘坐出租车到这里,一路上要数次打听,才会找到这相对僻静的地方。看上去不大的校门口被绿树环绕,很少有行人走过。不时间会有一辆出租车停下,走下来的人多半面色沉重。后来得知,那是特地来为孩子交学费或是前来咨询的家长。 来到门口的客人,轻易不会被允许进入校园。这里实行的是全封闭式教育。送到这里的正式学生,包括春节在内一年365天没有假期,除了毕业离校,或是紧急发病,无法走出这个校门。 这个现今有着40多名学生在读的工读学校,13年的时间里接收了30多名经过公安部门批送的学生,与普通学校合办的“校外班”收读的“问题学生”,已经达到3000多名。走进学校大门,除了在不显眼的地方促立着的篮球架,眼前的景象很容易让人误认为这里是一座小型花园。到处摆放着的盆载植物让这里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然而这里的校园却没有操场,没有校园里应有的喧哗,没有孩子们活跃的身影,没有朗朗书声,没有教师们夹着课本教案赶去上课的匆忙。学生们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机会,无论是吃饭、劳动、上课、休息,也全部由老师看管,见到有陌生人,孩子的眼神中透露出的也只有淡漠。在这里,没有快乐的欢笑。 这里寂静非常。花园旁一个较小的院落被铁门相隔,铁门上的锁一天当中只在固定的时间才会被开启。铁门的那面,是一座四层的楼房。除了参加劳动和去食堂吃饭,学生们一旦被送到这里,就别想走出那幢楼房。果果在这里留读的时间是最短的,只有短短的五天。很多孩子要在这里读满一年,甚至更长。从小学到初三,每个年级的课程都有设置。曾经收读过的学生中,年纪最小的只有8岁零11个月。 站在楼口,看到的是另一扇上了锁的大门。走进去是女生宿舍和教学区,大楼的二层是老师的办公区,三层是男生宿舍、教学区以及校长办公室,四层仍然是男生宿舍和教学区。每上一层,都要经过一道上了锁的铁门。不同年龄的学生被分别管理。到了吃饭时间,老师会带着学生去食堂吃饭。学生回到宿舍,楼层之间的铁门会被及时锁上。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校长聂朝华说这样做一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第二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跑,全国的几十所工读学校,多半采取这种严格管制的管理模式。 少年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 果果被送到工读学校“校外班”的情况并非偶然。重庆工读学校“校外班”最早始于1989年。在一次重庆中小学校长会议上,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中学和上桥中学校长,向沙坪坝区工读学校校长聂朝华表示出“问题学生”教育的困惑,于是三个校长商议决定开办工读学校“校外班”。重庆市工读学校与普通中学的合作由此开始。发展至今,沙坪坝工读学校已经与该区30多所普通学校合作开办了“校外班”。辐射范围达到了80%。记者在重庆的采访中获知,在过去的13年中,重庆沙坪坝区已经有3000多名在校的普通中小学学生在这所工读学校接受过教育,短则一个星期,长则一个月或一个学期。 沙坪坝工读学校聂朝华校长从事了38年工读教育。在他接管过的学生中,最小的孩子只有8岁,其中不乏聪明、可爱的孩子,很多孩子还具备特长,但他们所犯下的错误,却让老校长感到痛心疾首。谈及动情之处,聂的眼神中充满了怜爱与痛心。在他看来,如果没有工读学校的存在,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孩子们受到有效教育管制的可能几乎没有。 “普通学校实质性品德教育在落实过程中的缺失,教育系统对普通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教育的严重忽视,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失衡,家庭教育职能的丧失,社会环境造成的对孩子成长的不利因素等种种因素,最终导致了未成年孩子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聂校长对记者说,“我们收下的第一个女孩子只有16岁,她的父母跪在地上请求我们收下他们的女儿。现在我们那里有10名女生,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经历的事情你们可能都无法相信。几乎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女生都是因为过早的性行为,有的怀了孕,有的甚至曾经卖过淫,全部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在读的40多名学生当中,因为性错误被送到这里的占到三分之一。有很多人对工读学校有误解,但对于这些孩子,家长和普通学校已经远远无法管教,他们甚至濒临犯罪的边缘。可以说,工读学校是防止这些孩子犯罪的最后一道防线。” 工读教育缺失了什么 2002年,北京朝阳工读学校对5000多名普通学校学生和工读学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经过对比研究后得出结论: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有相当程度的心理障碍。而目前在全国80多所工读学校中,大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几乎处于空白。北京市两所老牌工读学校在去年也才刚刚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负责心理健康咨询的老师还不是专业人士。而更多的省市地区,包括重庆在内,的工读学校根本没有设置心理健康咨询教师。 有工读教育专家分析指出,这与长期以来社会对工读教育的功能定位有直接的关系。 我国工读学校诞生50年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同时也扮演着两种社会角色:第一个阶段是为政治服务。培养目标是把因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而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通过半工半读转变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现阶段,把工读学校定位为“义务教育的补充”。工读学校承担的主要职责是为家庭、学校、社会服务,接纳的是厌学、行为偏常的学生。学校主要通过“习惯养成”帮助那些“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善待他人、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等,让这些孩子“安全度过危险期”。而主管部门对工读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主要看升学率和学生进入社会后的犯罪率。 一位工读教育专家分析说:“长期以来,大家不敢承认这是一个心理偏常的群体,怕给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庭带来麻烦,也是导致工读教育缺少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朝阳工读学校对学生的神经类型测试结果显示,工读学校学生易扰型突出,情绪起伏大,心态稳定性差。对此,一些工读教育专家认为,导致这些孩子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来自家庭和学校。据了解,被送入工读学校的学生中单亲家庭孩子占40%,缺少家庭温暖。父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0%,孩子在家庭中很难接受到科学系统的教育。 在日本,那些专门针对行为偏常青少年的教育机构,被称为“救护院”。与我国工读学校教育不同的是,日本“救护院”是以解决行为偏常青少年心理障碍为主,其他教育为辅。确认某学生是否应该进入“救护院”接受特殊教育,也不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原学校、家长决定,而是由遍布全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测评委员会”确认。 而现阶段我国工读学校职能的发展,并非考虑到如何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有关部门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这些孩子不成为社会犯罪的“后备力量”。在普通学校,班主任在意的是如何维护班级的纪律,如何提高学生分数,如何防止“坏”学生搅乱班级的秩序,校长们每每遇到这样的学生,首先考虑到的就是“工读学校”,让家长学生写保证书。而家长们也往往过多的关注孩子考卷的分数,忽视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问题孩子”读过工读学校后又能怎样?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的并没有得到满足,再次犯错也就很难避免。就像重庆市沙坪坝工读学校聂朝华校长说的那样,每一个来到这里的孩子,都有着自己酸楚的故事,令人震惊的经历。也许他们来自一个富足但缺乏关爱的家庭;也许他们厌烦了老师的说教和繁重的课业负担,没完没了的考试、家长的唠叨;也许他们抵御不住校园不远处游戏网吧里的诱惑,也许他们内心鼓动着青春的躁动,却没有人肯告诉他,性其实并不神秘;也许当他们第一次偷东西、第一次逃学离家,只需要一份耐心一份关爱就能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也许他们已经习惯了责骂而心里却渴望着爱渴望有人向他们伸出温暖的手。孩子走进工读学校,一道道铁门也许可以将社会上可能导致孩子犯罪的不良因素隔离在外,然而当孩子走出这里,究竟能否不再犯错,这个我们任何人都无法保证。 每日新报特别策划 撰文摄影新报记者李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