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入学通知书 骗了家长一万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7日10:26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 ||
■报道提示 昨天是高考成绩发布的日子,不久之后第一批院校录取通知书也将寄出。每年高考,总有一批因成绩不佳而落榜的学生,家长们则免不了四处托人为孩子能继续深造谋划出路。于是,不少骗子便瞅准了机会乘虚而入。 今年春季高考前,马女士家就碰到了这样一个骗子。骗子用伪造的大学入学通知书从马女士处诈得人情费、交际费等将近一万元。上周末,罪犯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马女士的遭遇相信对眼下的广大考生家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 本报专稿/记者张彩平 通讯员黄峥 马女士的儿子辍学在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成了马女士烦心的一件事。马女士一心想抓住今年春季高考的机会,通通门路,让儿子有个学校念书。正当她为找不到人犯愁之际,2002年10月中旬,突然来了个福星——陆明。他自称非常有“来头”,可以帮助马的儿子进电视大学。马女士松了一口气,对陆明更是感激涕零。 陆明是谁?他其实是个无业游民。他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为了捞“油水”,他准备豁出去了。“先把钱弄到手再说,该出手时就出手。反正为了让孩子读书家长只要有钱,出多少他们都乐意。”他倒是不贪多,分7次向马女士要了4800元,名目就一个——“人情费”。 2002年12月10日,陆明给马女士送来了入学通知书。走的时候还顺利“借”走了3600元。马女士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12月27日,她来到电视大学先了解一下情况,接待她的是张老师。看到马女士拿的录取通知书,张老师非常惊异地告诉她:“我校的入学通知书是红色的,纸张大小也不一样,图章是圆形的招生专用章,背面还有报到须知。”马女士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录取通知书:打在了一张18开白纸上,盖的是椭圆的章,更离谱的是上面还有什么315室。张老师告诉她“根本就没有315室。正规办理我校入学手续,只要到报名期间付12元报名费,然后面试通过就可入学。” 马女士这才知道上了当,于是她赶紧到警方报了案。警方通过调查发现,其实这张通知书是陆明在曹家渡一打印店花了10元钱打的,而那枚公章则花了60元钱。2003年1月7日警方开始立案侦察。长宁检察院于5月3日向法院提起了公诉。上周,法院作出判决,陆明诈骗罪名成立。 针对每年高招期间屡有家长受骗的情况。检察官告诉记者:病急乱投医以及信息不充分是造成被骗的主要原因。其实,现在的教育制度非常发达,孩子读书的机会很多,家长可以广泛了解有关的信息。 检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家长与考生,应通过正规途径上学,不能轻信“旁门左道”,以免被骗子钻空子。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