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得投融资体制改革新突破 ———专家学者谈深圳投融资改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5日06:36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 ||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要求广东着力深化改革,通过制度创新不断增创新优势。作为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圳如何大胆进行投融资体制创新、开创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新局面?记者就此采访了多名相关官员、专家学者。他们一致认为,上海、北京等地大力改革投融资体制,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深圳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将上马,单靠财政投入难以为继;我国加入WTO,政府在投融资领域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这都表明,深圳必须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上拿出新的思路、新的举措,迈出新的步伐,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对症下药,找出“病根” 专家指出,深圳要想开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局面,必须首先找出固定资产投资徘徊不前的“病根”,然后对症下药。他们分析指出,深圳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有四大原因。 首先,深圳缺乏融资功能强的投融资主体,直接融资少。客观上,深圳外商直接投资相对活跃,财政资金相对宽裕,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其它社会资本的“挤出”效应。由于缺乏融资功能强的投融资主体,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的杠杆效应未充分发挥出来。 其次,信息不对称、政策不配套,拟定的投融资方案操作性不够强。现有的主要是行业专才,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制定的方案离实际融资运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第三,有些单位存在“晚改革可以多依赖政府投资”的想法,视政府投资为蛋糕,申请政府投资计划比较积极,而报送融资计划很消极。 第四,在融资链条上关键的融资担保、财务顾问、投资咨询、评审、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 建立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公司 专家指出,缺乏融资功能强的投融资主体,是我市投融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而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建立政策性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是实现大手笔融资的关键环节。目前,上海、北京、重庆、广州等地均设立了政府主导的投资公司,专门负责为城市基础设施筹措建设资金。 据悉,目前我市的水务存量资产超过50亿元(东江水源工程30亿元,加上几座主要水库),如果将这些资产整合起来,组成大型集团之类的项目法人,由政府授权自主经营,就能在资本市场筹集大量建设资金,从而解决深圳水环境整治所需的大笔资金。 专家称,大型项目融资初期,投资主体的建立应由政府主导;主体成立后,投融资活动主要由政府来协调,投资主体来承担,实行市场化运作。通过积极引入外资和社会投资者,筹措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和资本市场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实现多渠道融资,彻底改变以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过分依赖财政投资的局面。 专家同时指出,组建投融资主体,要以能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能替财政省钱以及能扩大投资为目的。这就需要拿出改革的勇气,彻底打破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投资“一靠财政,二靠银行”的传统思维定式。 加速发展资本市场 深圳资本市场相对资金环境来说,还需进一步加快发展。专家指出,在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的情况下,深圳有必要在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为城市发展和建设筹集更多资金。 一是利用债券等资金,建设港口、机场、电厂等大型基础设施。机场、能源、盐田港等集团的财务状况较好,具备申发企业债券条件,可考虑申发企业债券,进一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改扩建一批项目。 二是以低成本债券置换银行贷款。广东核电集团发行两期企业债券65亿元,置换以前银行贷款53.58亿元,企业减少利息支出累计达8.5亿元。这种方式值得推广。 三是股票市场融资。可采取借壳收购上市、借壳改造上市、配股融资等股权融资方式,筹资新建、改扩建一批项目。 作者:本报记者朱良骏 编辑: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