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掘出我国最早期岩洞葬 洞内有大熊猫化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4日18:44 新华网 | ||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14日电(记者陆汉魁)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仙湖镇邓吉村村民近日在弄山(山名)炸石时意外地炸出一个石山洞口,揭开了古代骆越民族、即今壮族先民岩洞葬的奥秘。 闻讯而来的广西文物工作者在洞内100多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共发掘出一批石器、陶器、玉器、蚌器、陶片和少量人体骨骸,还有较完整的文物共80多件。专家们根据出土文物 岩洞葬位于石灰岩组成的弄山西南山麓,岩洞由洞厅和4个支洞组成。发掘队伍从村民炸开的洞口进入到洞内大厅。 考古人员还在两个支洞内的黄色砂质粘土中发现了剑齿象、大熊猫、犀牛等动物化石。 岩洞葬出土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用细砂页岩制成、硬度低易碎断的大石铲。其形式有直肩直腰的,斜肩且两边打磨有锯齿形的,有束腰的。最大的石铲长29厘米、宽17厘米,中间厚约1厘米,刃口厚度约0.5厘米。专家认为在岩洞葬中发现大石铲尚属首次。 出土石器除大石铲外,还有石斧、石锛、石刀以及广西地区考古未发现过的石碾槽。最小的石铲长不足10厘米、宽仅4.2厘米。一把仅为三分之一巴掌大的石斧,造型几乎与现代小手斧一样美观,光洁滑亮,实为一珍品。 负责现场发掘的考古专家李珍告诉记者,大石铲是古骆越民族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木石复合式工具,在石铲体加绑木柄,可用于翻土、疏沟、理埂或平整土地。大石铲是当时为农业生产作出重大贡献的工具。但这处岩洞葬出土的制作工艺精致、规整对称、造型美观独特的大石铲,已不是当时居民的实用农业生产工具,而是人们对大石铲崇拜、神化后制作出来的祭祀礼器或随葬品。 出土的陶器,形式多样,以夹细砂红褐陶为主,部分为泥质陶,胎较薄,最薄的仅1毫米。器物有圜底、三足和圈足的罐、釜、壶、钵、碗、杯等。最引人注目的壶底圈镂孔陶壶、足圈杯和碗,制作精美,在广西以前的考古活动中尚未发现过。大部分陶器表面刻有绳纹,部分陶器在绳纹之上复刻水波纹或弯曲成独立的山峰纹。极少数陶器的腹部还有黑色的彩绘。 从这处岩洞葬发掘出的几件饰品,颇令人惊叹。顶部穿孔的蚌壳,规整无损;长短不一的穿孔细条蚌壳饰品,打磨精美;4块大小不一的绿中带黄的穿孔玉玦,小巧玲珑,显示了数千年前壮族先民的审美观和手工艺水平。 广西是我国岩洞葬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之一。最早期(先秦时期)的岩洞葬不使用棺材,而直接将尸骨和随葬品放在岩洞或岩厦中,然后密封洞口或将洞口掩蔽。这处岩洞葬原来入葬的洞口,由于当时人们埋葬死者后用石块将洞口全部封住,加上数千年的风吹雨打,现在从山外已看不到原来洞口的痕迹。 专家们认为,广西境内石山林立,岩溶洞穴极多。在广西许多岩溶洞穴中都发现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堆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原始人也将洞穴作为死者的葬所。由此可以看出,广西最早期岩洞葬可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末骆越民族中曾居住在洞穴中的部分人群所实行的丧葬习俗。 专家认为,广西武鸣县仙湖镇邓吉村壮族先民岩洞葬的发现,将对广西地区的岩洞葬起源、发展、年代和族属岩洞葬文化等方面的探索产生深远影响;并对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面貌及陶器发展与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此处古岩洞葬的有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背景资料: 岩洞葬所在的广西武鸣县是壮族聚居地之一。全县60多万人口,其中86%为壮族。 岩洞葬址距广西首府南宁市中心约70公里。汽车可驶到岩洞葬山洞口,方便考古爱好者和旅游者参观。 此前,广西文物工作者已在广西武鸣县两江镇、陆斡镇,先后发掘出3处先秦时期的壮族先民的岩洞葬。 在广西以往出土的大石铲中,有的体形特别硕大,长达70多厘米、宽25-30厘米、刃缘厚1.5厘米,重近20公斤,可称之为巨型石铲。(完)(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